资源简介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综合实践课观察教室教学设计课标理念:本单元结合在校园开放日活动中向家长介细“教室里有什么”“我在教室里的位置”的任务,引导学生经历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在具体的场景中学习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现实世界中物体的位置,体会物体间位置的相对性。本单元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重点是空间观念和应用意识。单元架构:本课内容:初步尝试介绍教室的物体和自己的位置,简单使用方位词介绍。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是首次接触综合实践课程,对什么是任务,如何完成任务缺乏认识和经验,所以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其次,一年级学生对方位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能用简单的方位词描述方位。教科书设计的“观察教室”一课,旨在激发学生认识与描述位置的学习需要。结合“校园开放日要到了,家长们将要参观我们的教室”的这一事件,产生需要学生“介绍自己的教室”这一驱动性任务。学生在尝试完成任务“粗糙地做”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和挑战,意识到要使用表示位置的方位词有顺序地介绍,产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学习需求。教学目标:1.结合情境理解活动任务,明确活动任务是介绍教室中一些物品的位置和自己在教室的位置。2.初步尝试介绍教室的物体和自己的位置,体会使用表示位置的方位词可以把位置介绍的更清楚准确,激发认识现实空间中的上下、左右、前后的需求,初步发展空间观念。3.积极参与讨论,大胆交流表达,认真倾听,能够想办法解决问题。教学重点:尝试介绍教室的物体和自己的位置,体会使用表示位置的方位词可以把位置介绍的更清楚准确。教学难点:激发认识现实空间中的上下、左右、前后的需求,初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交流法。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走进教室。课前暖场,熟悉课堂表现评价量表。老师会用这些要求来评价全班同学的表现。师:同学们请看这张照片,在我们的教室里除了同学外,还坐着家长,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活动吗?生猜。师:校园开放日,每年我们学校都要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们了解学校了解你们的学习生活。二、理解情境,明确任务。1.观察教室,感知“前后”。师:同学们,你们期待校园开放日吗?你对我们的教室熟悉吗?PPT出示淘气、笑笑教室的图片。师:我们先走进淘气的教室,一起来观察教室(板书课题)。师:听听笑笑是怎么说的?PPT播放:教室的前面是黑板。师:有一个词特别重要,是哪个词?生:前面。师板书:前师:你是如何判断前面的?同桌互相说一说。生答,学生互议。师:你能不能说说教室的前面还有什么?师:介绍完了前,你猜淘气会介绍什么?师:教室的后面有什么你们能不能自己说?同桌说,代表说。2.提出任务,明确任务(做什么,如何完成任务)。(1)提出任务。师:校园开放日的活动中,要邀请同学们做“小导游”,“小导游”的任务是:介绍自己的教室。师:任务是什么?生:介绍自己的教室。同桌互相说一下任务是什么?(2)理解任务。师:理解这个任务吗?什么是介绍自己的教室?怎么介绍?师生讨论:板书:有什么?它们的位置在哪里?充分肯定学生的思考,我们试着在理解这个任务了。三、聚焦核心问题,尝试完成任务。师:接下来我们试着完成这个任务。要求:同桌交流,时间3分钟。倒计时3分钟。活动要求:先独立思考,再向同桌介绍,最后全班分享。学生交流,教室捕捉资源,全班讨论。师:你在交流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困难?师生交流。任务2:介绍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周围有哪些同学?师:请独立思考,再给同桌介绍。学生表现预设:1.表现1:多用“这里”“那里”“这边”“那边”等生活用语,他们可能会指着黑板说“这是黑板,它黑黑的,很大”,看到书架说“那里有很多书”表现2:用简单的空间词汇,如:旁边、靠近、上面、下面、前面、后面等,但不能用“左右”,如“这个在那个的旁边”,“那个在上面”。表现3:尝试用上下、左右、前后进行描述。组织学习活动。交流师:看来要清楚、准确地介绍教室,必需借助表示位置的方位词。【设计意图】体会要清楚地介绍教室,需要借助表示位置的方位词,产生学习上下、左右、前后的需要,为探索及完成活动任务奠定基础。四、小结提升,反思提高。师: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