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1.2.4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1.2.4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17.3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根的判别式的概念.
2、能用判别式判别根的情况.
3、进一步渗透转化和分类的思想方法.
4、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会用判别式判定根的情况.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当b2-4ac<0时,方程ax2+bx+c=0(a≠0)无实数根.”
教学内容
1、解下列方程:
①(x-2)2=9;②(x-1)2=0;③x2=-3
2、平方根的性质是什么?
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有一个平方根,它是0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
3、一元二次方程ax2=c(a≠0)变形为x2=c/a后,你能判断它根的情况吗?
①当a、c为同号两数时,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②当a、c为异号两数时,原方程没有实数根;
③当c为0时,原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4、将下列方程化为(x+h)2=k的形式,并判断它的实数根的个数:
①x2+2mx=7 ②2x2-4mx=-2m2 ③x2-4mx=-5m2-1
5、把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写成(x+h)2=k的形式.
由学生完成,变形得(x+b/2a)2=(b2-4ac)/ 4a2
6、引导学生观察方程的右边,因为a≠0,所以4a2>0.因此只需研究b2-4ac的值就可以了,从而由学生得出:(向学生渗透转化和分类的思想方法)
(1)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3)当b2-4ac<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教师通过引导之后,提问:究竟谁决定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答:b2-4ac.
7、引出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 (a≠0)的根的判别式的概念:
①定义:把b2-4ac叫做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的判别式,通常用符号“△”表示.
②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
当△>0时,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没有实数根.
8、然后,引导学生写出上述命题的逆命题: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 (a≠0)
当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时,△>0;
当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时,△=0;
当方程没有实数根时,△<0.
教师说明此命题成立.
9、例题讲解
例:不解方程,判别下列方程的根的情况:
(1); (2); (3).
解: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引导学生总结步骤:
(1)化方程为一般形式,以便于确定a、b、c的值;
(2)计算b2-4ac的值;
(3)判别根的情况.
强调两点:
(1)只要能判别△值的符号就行,具体数值不必计算出.
(2)判别根的情况时,不必求出方程的根.
另外,可以补充额外的例题进行讲解.
10、练习:不解方程,判别下列方程根的情况:
(1)3x2+4x-2=0;(2)2y2+5=6y; (3)4p(p-1)-3=0.
学生板演、笔答、评价.教师渗透、点拨.
11、不解方程,判别下列方程根的情况.
(2m2+1)x2-2mx+1=0.
解:△=(-2m)2-4(2m2+1)×1
=4m2-8m2-4
=-4m2-4.
∵ 不论m取何值,-4m2-4<0,即△<0.
∴ 方程无实数解.
由数字系数,过渡到字母系数,使学生体会到由具体到抽象,并且注意字母的取值.
12、小结:
(1)判别式的意义及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①定义:把b2-4ac叫做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的判别式.用“△”表示.
②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
当△>0时,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没有实数根.反之亦然.
(2)通过根的情况的研究过程,深刻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及分类的思想方法.
1 /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