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1.2 8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2025-2026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新教材)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经历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意义,熟记8的乘法口诀,能运用口诀计算相应的乘法算式。技能目标:经历“观察扣子花—分析数量关系—编制口诀—应用口诀”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归纳总结的能力,提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8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经历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口诀的意义,熟记口诀。难点:运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三、教学准备教具:PPT课件(含7的乘法口诀计算题、扣子花图片、表格、算式、口诀卡片等)、扣子模型(每组8个,共8组)。学具:练习纸(含表格、算式填空、练习题)、彩色笔。四、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7 × 3 = 5 × 6 = 7 × 4 =3 × 7 = 6 × 5 = 4 × 7 =提问:同学们,我们先来复习一下7的乘法口诀,看谁算得又对又快。7×3等于多少?预设1:21,想三七二十一。提问:5×6呢?预设2:30,想五六三十。提问:7×4和4×7用哪句口诀?预设3:都用四七二十八,结果都是28。设计意图:通过复习7的乘法口诀及“一句口诀对应两道算式”的特点,为学习8的乘法口诀做好知识迁移准备,自然过渡到新课。(二)新知探究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每朵花由8个扣子组成”,建立“花朵数×8=扣子数”的数量关系,通过累加过程,直观感受“几个8”的结果,将加法关系转化为乘法算式,让学生经历“由算式到口诀”的编制过程,理解口诀的来源和意义,加深记忆。1. 观察扣子花的特点提问:PPT上是用扣子拼成的花,这些花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预设1:每朵花都是用扣子拼的。预设2:每朵花有8个扣子。2. 分析花朵数与扣子数的关系提问:拼的花朵数和扣子数有什么关系呢?预设1:1朵花用8个扣子,2朵花就用2个8个扣子。预设2:每多1朵花,扣子就多8个。3. 填写扣子数量表格提问:请根据“每朵花8个扣子”,填写表格(花朵数1到8,扣子数对应填写),你是怎么算的?预设1:1朵8个,2朵8+8=16个,3朵16+8=24个,依次加8。预设2:8、16、24、32、40、48、56、64。(学生填写后,PPT展示完整表格:1→8,2→16,3→24,4→32,5→40,6→48,7→56,8→64)4. 列乘法算式提问:根据表格,1朵花8个扣子,怎么列乘法算式?预设1:1×8=8,8×1=8。提问:2朵花16个扣子,算式是什么?预设2:2×8=16,8×2=16。(学生依次列出3×8=24、8×3=24……8×8=64,PPT同步展示算式)5. 编制8的乘法口诀提问:根据1×8=8,能编出哪句口诀?预设1:一八得八。提问:2×8=16对应的口诀呢?预设2:二八十六。(学生依次编出“三八二十四” “四八三十二” “五八四十” “六八四十八” “七八五十六” “八八六十四”,PPT展示完整口诀)6. 分析8的乘法口诀特点提问:观察8的乘法口诀,你发现了什么特点?预设1:口诀里都有“八”,第一个数从1到8。预设2:每相邻两句口诀的得数相差8。预设3:“八八六十四”只有一道算式,其他都有两道。7. 运用口诀求积提问:计算8×4用哪句口诀?预设1:四八三十二,所以8×4=32。提问:5×8呢?预设2:五八四十,所以5×8=40。(三)课堂练习(对应PPT“课堂练习”页)1. 口诀填空(教材第75页“做一做”)题目:五八( )、二八( )、八八( )、( )八二十四、( )八四十八、( )八五十六出题意图:直接考查对8的乘法口诀的记忆,巩固口诀的完整性和准确性。2. 乘法计算(教材第76页“练一练”第1题)题目:7×2=、5×7=、6×7=、5×8=、4×7=、7×7=、3×8=、8×8=、7×3=、7×6=、8×5=、8×4=出题意图:混合练习7和8的乘法口诀,强化“用口诀计算”的技能,区分7和8的口诀,提升计算准确性。3. 计算小正方形个数(教材第76页“练一练”第3题)题目:每个图中有多少个小正方形?说一说怎样算的。出题意图:结合图形情境,让学生运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几个8”的实际问题,理解乘法的几何意义(如4行8列=4×8)。4. 连线题出题意图:通过匹配算式与得数,检验对“8的乘法口诀”的应用能力,增加练习的趣味性。5. 填数找规律(教材第76页“练一练”第5题)出题意图:结合7和8的乘法口诀(或加减法)找规律,培养数感,体会“相邻数差7或8”的特点,深化对口诀的理解。(四)拓展提升(对应PPT“拓展提升”页)题目:每相邻2朵红花之间有1个空,每个空有2朵黄花,8个空有多少朵黄花?提问:8个空,每个空2朵黄花,怎么列式?预设1:2×8=16(朵),用二八十六口诀。设计意图:通过生活化情境(红花与黄花的间隔),引导学生运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五)课堂小结(对应PPT“课堂小结”页)提问:今天学习了8的乘法口诀,你能说出哪些?预设1:一八得八、二八十六、三八二十四……八八六十四。预设2:每句口诀的得数相差8,除了“八八六十四”都有两道算式。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梳理8的乘法口诀的内容和特点,强化记忆,形成知识体系,培养总结能力。(六)课后作业背诵8的乘法口诀,同桌互相抽查。完成《教材帮》对应练习,巩固口诀的应用。找一找生活中与8有关的事物(如8条腿的螃蟹),用8的乘法口诀编1道题并解答。设计意图:通过背诵、练习和自编题目,巩固课堂所学,将数学与生活联系,提升应用意识和创新思维。五、板书设计8的乘法口诀1×8=8 8×1=8 一八得八2×8=16 8×2=16 二八十六3×8=24 8×3=24 三八二十四4×8=32 8×4=32 四八三十二5×8=40 8×5=40 五八四十6×8=48 8×6=48 六八四十八7×8=56 8×7=56 七八五十六8×8=64 八八六十四特点:相邻口诀得数差8;除“八八六十四”,一句口诀对应两道算式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迁移7的乘法口诀的学习方法,学生较好地掌握了8的乘法口诀的编制与应用。多数学生能熟记口诀并准确计算,但部分学生对“相邻口诀差8”的规律理解不深。后续可通过口诀接龙、抢答等游戏强化记忆,增加生活化问题练习,提升应用灵活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