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细菌教案(表格式)人教版(2024) 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2细菌教案(表格式)人教版(2024) 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生物学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细菌
教科书 书 名:生物学七年级上册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二节,主要包括细菌的形态结构、 生殖方式和细菌与人类的关系三部分内容。本节课以中国古代酿醋历史为线索,结合《齐民 要术》 以及教材中的《四民月令》,将我国古人在酿醋方面的探究与实践成果融入课堂,有 助于厚植学生文化底蕴,感悟中华民族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提升应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真 实问题的能力,激发科学研究的热情,发展比较、分析、归纳的科学思维,培养严谨求实、 勇于探索、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目标
1.以中国古代酿醋历史为线索,概述细菌的形态结构及生殖方式等,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观, 厚植文化底蕴,感悟中华民族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提升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的能力。 2.逆推、分析巴斯德鹅颈瓶实验,学习作出假设、验证假设的探究方法,形成基于证据和逻 辑的思维能力,培养严谨求实、勇于探索、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 3.比较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提升观察能力,发展比较、 分析、归纳的科学思维。 4.辩证认识细菌与人类的关系,培养批判性思维,养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培养爱 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征。 2. 细菌的生殖方式。 教学难点: 1. 细菌的结构及其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 2. 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
教学设计思路及流程图
情境线 问题线 知识线 素养线
作大 酢法 《齐民要术》 (
科学思维
)动酒 (
探究实践
)酢法 为什么要加入淀粉类的物质? 中国四大名醋 为什么醋酸菌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生命观念 (
《四民月令》
)科学思维 生命观念 (
酿醋方法
)社会责任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激发兴趣】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介绍中国是世界上谷物酿醋最早的国 家,展示《齐民要术》的“作大酢法 ”, 提问: 1.麦曲是什么物质? 2.细菌有多小呢? 认真听讲,感受中华酿 醋文化的博大精深 创设情境 激趣设疑 感悟中华 民族智慧
【学习新知】 一、细菌的形 态结构 1.细菌的大 小 2.思维训练: 1.展示针头在显微镜下放大的图片,以 大米与 10 亿细菌作比,引导学生理解 细菌的微小。 2.展示《齐民要术》 “动酒酢法 ”,提 观察,理解细菌十分微 小 感受中华酿醋文化的博 直观体验 厚植文化
巴斯德的鹅 颈瓶实验 3. 细菌的形 态 4. 细菌的结 构 5.细菌和动 植物细胞的 结构异同 问:我们并没有人为地加入其他物质, 为什么酒糟会变成醋呢? 醋酸杆菌是 怎么产生的? 3.介绍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提问: a.为什么要煮沸肉汤? b.该实验变量是什么? c.猜测巴斯德作出了什么假设? d.可以得出什么实验结论呢? 4.介绍巴斯德在微生物学方面的贡献。 5.展示多种杆菌、球菌、螺旋菌的图片, 指导学生归纳细菌的三种外部形态,并 画出形态简图。 6.展示并介绍中国的四大名醋,提问: 为什么酿醋都要加入淀粉类物质呢 引 导学生思考细菌的结构。 7.指导学生阅读课本 P104 细菌的结构 示意图,认识细菌的结构,引出原核生 物的概念。 8.展示细菌、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图, 引导学生比较三者的结构异同。提问: 细菌如何获取营养? 9.引导学生分析细菌的营养方式,解释 酿醋时加入淀粉类物质的原因。 大精深,思考细菌的产 生过程 回答: a. 灭菌 b. 肉汤是否与空气 中 微生物直接接触 c. 肉汤里的微生物可 能来自于空气 d. 细菌是由原来已经 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认真听讲,认识到科学 研究推动社会发展 仔细观察细菌的不同形 态,完成【学习任务一】 认真听讲,思考细菌的 营养方式 阅读课本,完成【学习 任务二】 ,认识细菌的 结构,建构原核生物的 概念 仔细观察、 比较细菌和 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异 同,完成【学习任务三】 思考、分析,解释原因 底蕴,增 强民族自 豪感 思维训练 用证据进 行逻辑推 理 素养提升 归纳梳理 提升能力 情感升华 提升迁移 运用能力 培养阅读 能力,训 练获取信 息的能力 联系旧知 归纳梳理 迁移应用
二、细菌的生 殖 1.生殖方式 2.芽孢 1.展示东汉《四民月令》的记载,提问: 为什么古代民间习俗一般阴历四月之 后才制作醋呢? 2.展示醋酸杆菌最适生长温度的资料, 引导学生推测原因。提问:醋酸杆菌是 如何生殖的? 3.展示细菌生殖的图片,引导学生构建 分裂生殖的概念。 4.展示放置久的奶茶细菌数量超标的 资料,引导学生理解细菌生殖的特点。 5.提问:若温度高于或低于最适生长温 度,醋酸杆菌会受到什么影响呢 6.展示在琥 珀 内 蜜 蜂肠道 中存 活 了 2500~4000 万年的芽孢杆菌,引导学生 理解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提问:芽孢 为什么有这么强的抗逆性呢? 7.展示芽孢图片,从结构与功能观角度 引导学生理解芽孢的特点。 8.展示细菌分布范围图, 引导学生思 考:细菌在生物圈中分布广泛的原因。 思考,回答: 适宜的温度能促进醋酸 杆菌的生长和代谢,加 快醋的酿造过程 仔细观察,构建分裂生 殖的概念 分析资料,理解细菌的 生殖速度快 回答:抑制醋酸杆菌的 生长,甚至导致死亡 分析、思考 仔细观察,阐明细菌, 的细胞壁厚、含水量极 低对不良环境具有较强 的抵抗能力 思考分析,完成【学习 任务三】 激趣设疑 启发思维 学以致用 建构新知 联系生活 迁移应用 提升分析 能力 提供事实 建立经验 渗透结构 和功能相 适应的生 命观念 归纳梳理 提升分析 能力
三、细菌与人 类的关系 1.展示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细菌在食品 发酵、环境治理、清洁能源、医药生产、 人体健康等方面带来的益处。 2.展示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结核分枝杆 菌、鼠疫耶尔森菌、链球菌等细菌给人 类带来的危害。 思考、讨论,理解细菌 给人类带来的益处 辩证看待细菌与人类的 关系 拓展提升 形成健康 生活态度 培养批判 性思维
3.介绍日本细菌战与现代抗日女英雄 王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了解细菌战, 向现代抗 日女英雄王选致敬 情感提升 铭记历史
【课堂小结】 以框架图为线索,指导学生回顾本节内 容。 总结本节学习的成果 体会科学研究的进步 巩固复习 素养提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