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1.2.3 相反数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1.2.3 相反数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1.2.3 相反数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1.2.3 相反数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年 7 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探究,归纳出相反数的定义,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2.能从数和形两个角度理解相反数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 3.经历探索相反数意义的过程,初步体会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理解相反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根据相反数的意义化简多重符号.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复习回顾 导入新课 1.复习数轴三要素. 2.观察数轴,说出数轴上的点 A,B,C,D 表示的有理数. 活动过程:老师提出问题,学生画数轴并回答,并在已知数轴上描述点的位 置.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可以帮助我们从形的角度更好的 认识数,从而引出相反数的学习.
组织活动 探究新知 活动一 数形结合 形成概念 问题 1.在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 3 的点有几个?这些点各表示什么数?与原 点距离是 的点呢? 问题 2.观察比较两组数 3 和-3 , 和 - ,每组中的两个数有什么关系? 活动过程: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在数轴上找到相应的点及其对应的数,并 对两组数分别进行观察比较,回答相关问题. 设计意思:通过探究,让学生发现在数轴上与原点距离是 3 和 的点都有两 个,它们所表示的数都只有符号不同,从而发现共性并进行归纳:像 3 和-3 , 和 这样,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这就是说,3 的相反数是-3,-3 的相反数是 3 ,3 与-3 互为相反数;同样的, 和 - 互为相反数. 活动二 字斟句酌 深入理解 问题 1.“只有”二字可以去掉吗? 问题 2.如何理解“互为”二字. 活动过程:通过学生思考、理解并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更加深入地理解相反数的概念,记住相反数的长相特征,明白相 反数双向关系,从而会表示一个数的相反数. 活动三 趁热打铁 例题精析 例 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8 是相反数; ( ) (2)-5 和 互为相反数; ( ) (3)-2 与+2 互为相反数; ( ) (4)0 的相反数是 0. ( )
例 2 (1)分别写出-7 和 的相反数; (2)a 的相反数是 2.4 ,写出 a 的值. 活动过程: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阐述理由.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相反数 是成对出现的,一个数不是相反数,同时也牚握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只须改变它的 符号这一方法,进一步加深对相反数的概念和意义的理解. 活动四 从点到面 深入探究 问题 1.一般地,如果设 a 是一个正数,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 a 的点有几个? 这些点表示的数有什么关系? 活动过程:学生思考总结得出与原点距离是 a 的点有两个,这两个点所表示 的数都只有符号不同,教师进一步引导得出相反数字母来表示一般情形:一般的, a 和-a 互为相反数. 设计意图:通过对相反数的字母表示地探究,让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过 程,培养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进一步深入理解相反数的概念和意义. 问题 2.思考:如果 a 表示一个数,那么-a 定是负数吗? 活过过程:学生在老师地引导下对任意数 a 进行分类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对-a 是否为负数的讨论,让学生理解-a 不一定是负数, 可能是正数,可能是负数,也可能是 0 ,仅表示 a 的相反数,进而认识到在任意 一个数前添上“-”号,就得到了原数的相反数,同时使学生体会分类讨论的思想,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问题 3.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学到了什么? 活过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对相反数的概念、特征及部分性质进行归纳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让学生对零乱的知识进行梳理内化,形成如下结论: 一个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一个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零的相反数是零. 任何数 a 都有相反数,并且是唯一的,在任意一个数前面添上“-”号,新的
数就表示原数的相反数. -a 可以是正数,可以是负数,也可以是零,-a 表示的是 a 的相反数. 活动五 数形结合 几何释义 问题:在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活动过程:学生借助数轴进行探究并回答问题,得出如下结论: 在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分别位于原点的左右两边,且到原点的距离相 等,这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通过老师的引导,最终形成相反数的几何意义:在数 轴上,到原点的距离相等的两个点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 设计意图: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分析解决问题和提炼知 识的能力.
学以致用 巩固升华 问题 1.在任意一个数前面添上“-”号,新的数就表示原数的相反数,例如, -(+5)=-5 -(-5)=+5 ,-0=0. 结合相反数的意义化简下列各数: -(-7) ,-(+0.5) ,-(+3.8) ,-(-m). 活动过程: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并解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反数的意义,并根据相反数的意义求一个数 的相反数,进而总结出求一个数相反数的一般方法. 问题 2.你能借助数轴说明 -(-5)=+5 吗? 活动过程:老师引导学生借助数轴控究并总结归纳:在数轴上,表示相反数 的两个点位于原点两侧,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而-5和+5 的点在原点的两侧, 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都是 5 ,所以-5 的相反数为+5 ,即-(-5)=+5. 设计意图:在已知-(-5)=+5 这一实事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借助数轴分析理 解,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意识,进一步拓宽思维广度. 问题 3.我们知道:-(+5)= -5 ,-(-5)=+5 ,如果再在前面添上符号,你还
能化简吗? -[ -( -5) ] = ; -[+(-5) ] = . 设计意图:进一步加深对相反数的理解,熟练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的方法并总 结出一般解题规律:(1)根据相反数的意义, 由内向外依次化简;(2)当含有 奇数个负号时,结果为负,含有偶数个负号时,结果为正,简记为奇负偶正. 问题 4.化简下面含有多重符号的数. -[-(-3.7)]= ; -[-(+a)]= . 活动过程:学生独立完成并阐述理由. 设计意图:运用所归纳的解题方法或规律,提升能力.
课堂复盘 梳理内化 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如下: 本节课我们借助数轴研究了相反数,从数的角度理解了相反数的意义,只有 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也从形的角度理解了相反数的意义:在数轴上, 到原点的距离相等的两个点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 同时我们学习了相反数的部分性质: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负数的相反数是 正数,0 的相反数是 0 ,任何一个数都有相反数,而且是唯一的.一般的,a 和-a 互为相反数,这里的-a 可以是正数、负数也可以是零. 我们还掌握了求有理数的相反数的方法及其应用:在一个数的前面添上负号 就得这个数的相反数,化简多重符号的数可以根据相反数的意义由内向外依次化 简,也可以根据负号的个数简记为奇负偶正. 本节课上,我们还初步体会了数形结合以及分类讨论的数学的思想方法. 设计意图:使学生更深一步理解相反数的概念与意义.
课后巩固 能力提升 一、夯实基础 完成作业练习 1—5 题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提升数学素养. 二、综合探究 a 表示一个数,用数轴上的两个点表示 a 及其相反数,思考:互为相反数的 两个数的相同部分在数轴上表示什么?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下一节课作铺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