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细胞的生活 教案(表格式)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4细胞的生活 教案(表格式)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细胞的生活
教学目标
1.分析细胞培养液的成分、物质进出细胞模式图,运用归纳与演绎等思维方法,推理出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 ”及“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观。 2.从宏观与微观结合的角度,通过类比推理以及跨学科的“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 ”,阐 明线粒体、叶绿体与“细胞能量转化与转移 ”的关系,初步形成物质与能量观。 3.结合克隆羊多莉的身世等科学史材料,尝试对科学现象进行溯因推理,科学论证“细 胞核控制着生物的生长、发育和遗传 ”,建构“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 ”的概念模 型,初步形成系统观。 4.通过了解细胞培养技术、克隆技术在农业、医疗方面的应用,深化对科学、技术、社 会紧密联系的认识,关注生物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及科技伦理,提高社会责任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从微观视角理解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结合实例分析细胞膜、线粒体、叶绿体和 细胞核的功能; 理解建构“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 ”的概念模型。 教学难点: 理解并建构“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 ”的概念模型。
教学过程
【归纳推理, 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 教师复习导入: 除病毒以外,无论是植物、动物还是细菌、真菌等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生活的每时每刻,都进行着生长、发育等各种各样 的生命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小小的细胞是如何生活的呢? 【演绎推理,提出假说】——激发参与探究学习的内在动机 教师引导学生: 运用演绎推理的思维方法进行分析,提出假说: 我们都知道,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可以推知:细 胞的生活也需要营养物质。 教师进一步引导:探寻支持以上推理的科学证据。 任务 1:探究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 【探究实践,科学论证】——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教师引导:细胞的生活需要哪些物质呢?这个问题可以转化为“细胞中有哪些物质? ” 教师提供资料:科学研究证明,水、氧气、葡萄糖、蔗糖, 以及其他许多物质,都是由 分子构成的。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活动 1:从微观视角理解蔗糖在水中的溶解 例如,将蔗糖放在水中,不一会儿便会在水中消失,而水也有了甜味。 教师展示模型,引导分析:由于“水和蔗糖都是由分子组成的 ”。而且,分子在不断地进 行无规则的热运动。 学生结合模型从微观的视角理解:

“蔗糖在水中的溶解 ”这一现象的实质可以解释为:一个个蔗糖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 分散开来,蔗糖分子挤进了水分子的间隙中。 活动 2:品尝水果的果汁 学生活动:品尝橘子、西瓜、葡萄等水果的果肉或果汁,推测细胞中含有哪些物质? 学生回答(我发现水果的汁液是甜的,我推测细胞中含有水、糖类)。 活动 3:摁压花生种子 教师提问:在白纸上摁压干燥的花生种子,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 白纸上出现油渍,说明细胞中有(油脂)脂肪。 学生初步认识细胞中有水、糖类、脂肪等物质。 活动4:资料分析——动物细胞的培养 资料:为解决大面积烧伤病人植皮难题,科学家将人的皮肤细胞置于培养瓶中进行培养, 获得人造皮肤。 问题:皮肤细胞是如何生活的呢?应该向培养瓶中加入哪些物质? 教师引导:课前学习任务中,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在培养皮肤细胞时,需要向 培养瓶中加入一些物质。展示一位同学查到的资料。
引导学生总结: 如表所示,皮肤细胞生活需要的物质种类较多,如水、多种无机盐、维生素、糖类、氨 基酸等。 教师展示科学家研究的资料:组成细胞的物质有:水、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肪、无 机盐等。 介绍这些物质可以根据他们“是否含碳、分子大小以及是够能燃烧 ”等特点作为分类依 据,可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两类,简要介绍这两类物质的特点。 根据无机物一般不能燃烧,有机物能燃烧的特点,可以用燃烧的方式鉴别。带领学生通 过燃烧花生种子,体会细胞中含有有机物和无机物。 活动 5:灼烧花生种子 学生活动:使用酒精灯灼烧花生种子,仔细观察燃烧过程。(注意安全!) 引导学生观察现象:花生脱离火焰后仍在燃烧,燃烧后剩下了灰色物质。 学生得出结论: 能够燃烧的物质就是有机物。燃烧后剩下的灰烬就是无机物。 细胞中含有有机物和无机物。
活动 6:判断细胞系统的边界 教师提问:细胞内有水、无机盐、脂肪等物质,也就说明细胞需要从外界获取这些物质。 那么这些物质进入细胞,都要经过细胞的哪个结构?我们把细胞看作一个系统,那么这个细 胞系统的边界是什么呢? 教师提供资料:科学研究发现,细胞膜将细胞的内部与外部环境分隔开来,使细胞拥有 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但是它没有将细胞封闭起来。 动物细胞的边界是细胞膜。但植物细胞外还有一层细胞壁,细胞壁具有全透性,任何物 质都能随意透过细胞壁,细胞膜才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能力。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细胞系统的边界是——细胞膜。 教师讲解: 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能让需要的物质进入细胞,把不需要的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 排出细胞内产生的废物及分泌物。 教师提醒:只有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此功能。 进一步引导提问:进入细胞的物质有什么用呢? 教师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科学思维作分析。 教师结合资料提问:近日,我国某汽车品牌研发了新车型,该车型全面刷新了纯电和增 程两种动力领域技术的新高度。汽车为什么能动呢?你如何解释呢? 学生回答(因为汽油和电池能为汽车提供能量)
教师总结:汽车运动需要“动力 ”装置,并且需要电池或汽油等物质提供能量。除此以 外,也需要其他各类材料、零部件构成车身结构。 学生进行类比推理: 进入细胞的这些物质,一部分用来构建组成细胞,另一部分为细胞的生活提供能量,从 而保证细胞顺利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任务 2:探究细胞的生活需要能量 【学科交叉,融会贯通】——基于跨学科概念统整科学学习 教师引导补充:关于“能量 ”的学科交叉知识 在生活中不难发现:能量具有不同的存在形式,如光能、热能、风能、化学能、 电能等 等。能量的转化与转移能量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 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在转化与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比如电车电池中的电能通过电机的作用转变成汽车运动的动能。 电机就相当于一个能量 转换器。 活动 7:分析细胞的能量转移与转化 组织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 29-30 页,回答下列问题: ①动植物细胞中是否有类似于“ 电机 ”这样的能量转换器? ②动植物细胞所需能量来自于什么物质? ③有机物中的能量在细胞中要如何才能释放出来? ④有机物中能量的源头是哪里呢? 教师引导分析: 动植物细胞所需能量来自于有机物,主要是糖类、脂肪、蛋白质。 动植物细胞中是有类似于“ 电机 ”这样的能量转换器:在线粒体中,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转化为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有机物中能量的源头是太阳能或称为光能,植物细胞的叶绿
体能够吸收光能,并将光能转化成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因此,可以总结得出: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植物具有两种能量转 换器,而动物细胞中只有线粒体这一种。 任务 3:探究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类比推理,化繁为简】——搭建认知支架,发展系统思维 教师引导回顾资料并提问:这次我们关注的是“汽车为什么能自动驾驶? ”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尝试回答(因为汽车中内置了一个智能控制系统;学生回答录音 4: 这种控制作用表现在领航、导航和巡航方面) 教师引导分析并提问: 该车型具有高速领航辅助、城区巡航辅助、泊车辅助等智能控制系统。细胞每时每刻也 是“ 自动 ”的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是否也需要一个控制系统呢? 我们可以将动植物细胞比作一个工厂,各结构各司其职, 目的就是为了维持细胞的生命 活动。以植物细胞为例,请同学们说一说,你觉得植物细胞中的各个结构好比工厂中的哪部 分呢? 学生结合经验回答(细胞壁相当于大门,起到保护作用;(播放)细胞膜相当于保安,控 制着人员进出;线粒体相当于后勤供给部门,为工厂正常运转提供能源保障;叶绿体相当于 生产车间,不断生产产品;细胞质相当于流水线;液泡相当于仓库,保存着物品。) 教师进一步引导总结: 细胞壁相当于围墙,起到支持和保护作用;细胞膜相当于门卫,控制着物质的进出;线 粒体相当于动力车间,将物质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细胞提供能量动力;叶绿体相当于生产车 间,不断生产有机物;细胞质相当于场地;液泡相当于仓库,储存营养物质等。 引发提问:在这秩序严明的细胞工厂中,起到总指挥作用的是哪个结构呢?
学生分析回答:细胞工厂中,起到总指挥作用的是——细胞核。 活动 8:分析克隆羊多莉的身世 【溯因推理,科学解释】——像科学家一样探究实践,增强科学身份认同 教师再次提出:为什么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 30-31 页, 自主学习并分析“克隆羊多莉的诞生过程 ” 思考以下问题: 多莉长得不像 C 羊,也不像 A 羊,而与 B 羊十分相像,这表明了什么?你认为细胞核有 什么功能? 学生回答。 教师讲解:科学家将母羊 B 的乳腺细胞(播放)与母羊 A 的去核卵细胞(播放)融合形 成融合细胞(播放),融合细胞在体外培养至早期胚胎后,再移入母羊 C 的子宫中,让它继续 发育(播放),胚胎发育成熟后(播放)出生的小羊就是克隆羊多莉。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溯因推理: 克隆羊多莉与母羊 B 十分相似,是因为只有母羊 B 为克隆羊提供了细胞核。因此。可以 概括为: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生长、发育和遗传。 教师继续提问:细胞核为什么具有这么重要的功能呢?
教师讲解:
这是由于,细胞核中有一种非常神奇的遗传物质,它的名字叫作脱氧核糖核酸,简称 DNA。 DNA 上有指导生物发育的全部信息,这些信息指挥着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科学家们利用细胞核内含有指导生物发育全部信息的特点,通过克隆技术加速家畜遗传 改良进程,促进优良畜群繁殖。在保护濒危物种方面,克隆技术也能有所作为。教师补充说 明:科学家利用细胞核内含有指导生物发育全部信息的特点,通过克隆技术加速家畜遗传改 良进程,促进优良畜群繁殖。在保护濒危物种方面,克隆技术也能有所作为。需要提醒大家 的是,因为涉及伦理道德问题,所有国家都禁止克隆人。 克隆技术中克隆生物的生命始于一个融合细胞,而正常情况下我们的生命始于受精卵这
个细胞。 一个细胞是如何构建成结构复杂的多细胞生物 体的呢?将在之后的学习中进行探索。 教师提出新问题,为后续学习作铺垫: 一个细胞是如何构建成结构复杂的多细胞生物 体的呢?细胞中的 DNA 的结构是怎么样的?DNA 上的 遗传信息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这些内容将在后 面的有关章节进一步探讨。
【建构模型,批判创新】——促进核心概念的结构化,形成生命观念,理解科学本质 教师引导课堂小结: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叶绿体和线粒体是能量转换器。 细胞中物质、能量的变化非常复杂,这些都需要统一的指挥,而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其中的 DNA 上有遗传信息,这些遗传信息包含了指挥、控制细胞中物 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 ”。 引导学生总结: 细胞的生活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教师指导学生结合这节内容的学习,基于以上重要概念建构模型,绘制出概念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