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4课时 存零用钱1.结合“存零用钱”的现实情境,以元、角、分为背景探索并掌握小数加法(不进位)和减法(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提高运算能力。2.能在现实情境中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小数加减法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的掌握,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在掌握小数及小数加减法算理时,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教师:多媒体课件、有关本课时的图片素材。学生: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若干。教学方法:情景创设法、演示法。学习方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出示教材情景图。师:同学们,谁能说说你获得的数学信息,并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呢?生1:从表格中,可以知道淘气1月份存入12.5元,2月份存入4.3元。笑笑1月份存入13.2元,2月份存入5.7元。生2:我们可以算一算,淘气两个月一共存了多少元?笑笑两个月一共存了多少元?师:请大家想一想,这两个问题怎样列式解答呢?(板书课题:存零用钱)1.探究小数加法(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生:列式为12.5元+4.3元。师:两个数都是小数,怎么计算小数加法算式呢?你们是怎样计算的呢?分小组讨论,集体汇报。方法一:转化成几元几角计算。先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转化成几元几角,再将相同单位的数相加,最后合并得数,并将其转化成以元为单位的小数。12.5元=12元5角4.3元=4元3角12元+4元=16元5角+3角=8角16元+8角=16元8角16元8角=16.8元 把12.5元+4.3元转化为12元5角+4元3角来计算,体现了转化的思想。方法二:转化成整角数计算。先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转化成以角为单位的整数,然后相加,最后将结果转化成以元为单位的小数。12.5元=125角 4.3元=43角168角=16.8元方法三:列竖式计算。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按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使它与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12.5+4.3=16.8(元)师:在竖式计算时要按照整数加法的方法来计算,小数点对齐,先算角与角相加,再算元与元相加。2.探究小数减法(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师:淘气在电视上看见灾区的小朋友没有书包,所以他就打算买一个29.9元的书包送给灾区小朋友。但他现在只有16.8元,还要再存多少钱?你们能帮他算算吗?分小组讨论,集体汇报。方法一:转化成几元几角计算。29.9元=29元9角16.8元=16元8角29元-16元=13元9角-8角=1角13元+1角=13元1角13元1角=13.1元方法二:转化成整角数计算。29.9元=299角 16.8元=168角131角=13.1元方法三:用竖式计算。29.9-16.8=13.1(元)师: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生:在计算小数减法时,整数部分,要把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小数点对齐了,其他数位才方便对齐);小数部分,从小数点后面第一位开始,一一对齐。计算时,从最低位算起,算完后在差中点上小数点,差的小数点要与被减数和减数的小数点对齐。3.小数加法和减法的应用。出示教材情景图。结合情境说一说下面算式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再算一算。13.2+5.7 18.9-16.8生1:13.2+5.7,这个算式解决的是笑笑两个月一共存的钱。师:请列竖式计算13.2+5.7。指导学生列竖式计算13.2+5.7。生2:18.9-16.8求的是淘气比笑笑两个月少存的钱。师:指导学生列竖式计算18.9-16.8。完成教材相应课时“练一练”第1,2题。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小数加法(不进位)和小数减法(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在做小数加减法计算时,可以把元化成角,用整数加减法计算,最后把角改写成元。也可以按小数点对齐,也就是元位与元位对齐,角位与角位对齐。这样相同的单位对齐,就可以直接相加减了。最后只要对齐上面的小数点,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1.完成教材相应课时“练一练”第3,4题。2.完成相应课时的练习部分。存零用钱12.5+4.3=16.8(元)29.9-16.8=13.1(元) 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小数相加减,先把各数位和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最后还要对齐小数点,在得数中点上小数点。教学中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采用迁移类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法,引导学生从中归纳出小数加法(不进位)和小数减法(不退位)的计算方法。结合实际问题的讲解,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从而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重点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小数的加减法。注重元与元对齐、角与角对齐的意识,是为后面学习更复杂的小数加减法做好知识铺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