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8加几》教案青岛版(六三制)一年级上册(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单元《8加几》教案青岛版(六三制)一年级上册(2024)

资源简介

配套小数青岛版
第五单元 我爱读书—20以内的进位加法
8加几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学会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也就是说学生已经接触了“凑十法”这种口算方法,学习8加几相对来说较为容易,关键是引导学生将方法进行迁移类推,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算理,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通过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能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目标:
1.探索8加几的进位加法的算理,体会凑十法的便捷性。
2.掌握8加几(几加8)的计算方法,并正确熟练进行计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初步体会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
掌握8加几(几加8)的计算方法,并正确熟练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8加几的算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还记得吗? 师:圈一圈,算一算 师:本节课我们一起探究有关8的加法,8加几,一起去看看吧! 生:学习了9加几的计算的方法。 生: 本环节由复习引入,通过复习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奠定基础。
环节二 探究新知 活动1:一班和二班一共到了多少名同学? 师:仔细观察图片,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那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 师:想一想,解决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 师:该怎么列式呢? 师:应该怎样计算呢? 师:你能用凑十法计算吗? 师:把8凑成几? 师:把5分成几和几? 师:还可以怎样计算? 师:不管是把8凑成10,还是把5凑成10,最后不要忘记加拆分的数剩下的部分。 活动2:计算5+8 师:想一想:怎样计算5+8呢? 师:观察8+5和5+8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1:一班已到8人。 生2:二班已到5人。 生:一班和二班一共到了多少名同学? 生:把一班已到人数和一班已到人数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生:8+5= 生1:可以用小棒代替,数一数。 接着8往后数,9、10、11、12、13,一共到了13名学生。 生2:可以用小棒代替,先摆8根小棒,再拿出5根小棒,之后从5个小棒中拿出2个和8个凑成10个,这样10个加3个比较好算,一共有13名运动员。 生3:把8凑成10。把5分成2和3,先算8+2=10,再算10+3=13。 生:还可以把8分成3和5,先算5+5=10,再算10+3=13。 生:把8分成5和3,先算5+5=10,再算10+3=13 生:我发现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本环节学生通过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使学生掌握计算8加几的重要方法:凑十法。 本环节使学生巩固上一环节所学到的8加几的计算方法,可以用两种方法列式计算。
环节三 巩固练习 1.圈一圈,算一算。 2.计算下面各题。 3.填一填,画一画。 4.填一填。 你发现了什么? 5.现在有多少个草莓? 学生反馈学习情况 生: 生: 生: 生: 第1个加数是8,第2个加数依次加1,它们的和依次加1。 生:8+4=12(个)或4+8=12(个)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8加几的算理。在新的情境中能够根据题意正确列式并计算,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环节四 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想法。 生: 运用“凑十法”计算 8 加几的进位加法,可以化难为易,简便运算。 通过小结,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回忆加深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另一方面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以及概况能力。
环节五 拓展延伸 两只小动物一共摘了几颗桃子呢? 教师进行思路提示,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 思路分析:同样多代表也摘了8颗桃子。 生: 8+8=16(颗) 答:一共摘了16颗桃子。 通过趣味数学,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环节六 课后活动 和家长说一说凑十法的口诀,并和家长分享8加几的几种方法。 布置一个小活动,学生从活动经验或感受中获得自己的经验。
6 / 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