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配套小学青岛版第二单元 走进花果山——6~10数的认识和加减法10以内的加减混合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学习10以内的加减混合,加减混合运算是在学习连加、连减的基础上教学的,让学生联系具体的情境理解算式的实际意义与运算顺序,并学会按顺序计算。教材是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了小猴模仿小朋友钓鱼的情景。图中包含的信息主要有:第一幅图中5只小猴在用树枝跟小朋友学钓鱼,第二幅图中有3只小猴因为钓不到鱼离开了,又来了一只小猴;小朋友已经钓了3条鱼,又钓了2条,跳进水里1条。借助问题“现在有几只小猴学钓鱼”和“现在鱼缸里有几条鱼”,引入加减混合运算的学习,有利于帮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加减混合运算,在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描述主题图中的“动作过程”,并联系过程列式和运算,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算式及运算顺序。教学目标:使学生联系现实情境和已有认知,初步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使学生能联系问题背景发现数学问题,能有条理的说明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培养观察和发现问题、运用已有认知解决新问题的初步能力,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在交流算法过程中,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通过解决问题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体会10以内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能正确口算10以内数加减法混合运算。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能够运用加减混合的算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环节一 创设情境 师:观察图片,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说一说,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 生1:小猴子在河边学习小朋友钓鱼,开始有5只小猴子,然后有3只小猴子觉得没意思,走了,后来又来了1只小猴子。 生2:小朋友在河边钓鱼,开始鱼缸中有3条鱼,之后又钓上来2条,但是跳出去1条。 生:现在有几只猴子学钓鱼? 环节由情境引入、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提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环节二 探究新知 师:求现在有几只猴子学钓鱼?可以怎样列式计算呢? 师:同学们,想一想还能用其它办法解决问题吗?前面我们学习了连加和连减算式,同学们,想一想这道题可以不可以列成连加或连减的算式呢? 师:同学们很聪明,很快就发现了这道题不能列成连加或连减算式。那么像这样算式,既有加法,又有减法,叫做加减混合算式,读作5减3 加1。 追问:加减混合算式该怎么计算? 师:同学们可真棒!在计算加减混合算式时,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要先算前两个数,再将得数与第三个数进行计算。 师:观察图片,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师:可以怎样列式计算呢?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哪位同学快来试一试。 师:同学们很棒,自己就可以很快速的列出算式并解答,接下来,请同学帮忙解答下,这两个算式中的数各代表什么和计算时每步的意义。 师:同学们非常棒,这么快就掌握了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记得在课下要多练习,这样才不会忘记哦。 生:开始有5猴子学钓鱼,有3只觉得没意思走了,其实就是从总数5里面去掉走的这部分,列式为5-3=2(只);后来又来了1只猴子学钓鱼,那就再加上后来的这1只小猴子,算式是:2+1=3(只)。 生:我来试一试,先用原有的5只猴子,减去觉得没意思走的3只猴子,即5-3,,再加上又来的1只猴子,算式是:5-3+1,咦?这既不是连加,又不是连减。 生1:先算5-3=2,走了3只猴子后,还剩2只猴子,再算2+1=3(只),来了1只猴子后,现在有3只猴子。 生2:我还有不同的想法,我觉得还可以这样列式“5+1-3”,先算来了1只猴子后,有几只,即5+1=6(只),再算走了3只后,还有多少只,即6-3=3(只)。 生:鱼缸里还有几条鱼? 生:开始鱼缸里有3条鱼,之后又钓上来2条,列式为:3+2=5(条);后来又跳下河1条鱼,5-1=4(条)。 生1::可以这样列式: 3+2-1,经过计算答案为4条。 生2:我觉得还可以这样列式“3-1+2”,经过计算答案为4条。 生1:我来说算式“3+2-1”,算式中3代表原来鱼缸里的3条鱼,2代表又钓上来的2条鱼,1代表跳下河的1条鱼。计算时,先算3+2=5(条),即钓上来2条鱼后,现在鱼的数量;再算5-1=4(条),即跳下河1条鱼后,还剩多少条鱼。 生2:我来说算式“3-1+2”,这3个数代表的内容和上面算式中3个数代表的内容相同,即3代表原来鱼缸里的3条鱼,2代表又钓上来的2条鱼,1代表跳下河的1条鱼。计算时,先算3-1=2(条),即跳下河1条鱼后,还剩多少条鱼,再算2+2=4(条)即钓上来2条鱼后,现在有多少条鱼。 本环节学习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独立尝试加减混合的读法、顺序和计算方法,目的在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感知只是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说一说到列算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环节三 巩固练习 看图列算式。 2. 3. 生:仔细观察图片可知,小朋友两只手分别拿了5只气球和4只气球,过一会,被风吹走了2只,求还剩几只气球。可以列式为5+4-2,计算时,先算5+4=9(只),再算9-2=7(只) 生:仔细观察图片可知,原来湖里有6只天鹅,飞来3只,过了一会飞走2只,求现在有多少只天鹅。可以列式为6+3-2,计算时,先算6+3=9(只),再算9-2=7(只)。 生:仔细观察图片可知,原来公交车里有6人,到站后,有4人上车,2人下车,求现在车上有多少只人?可以列式为6+4-2,计算时,先算6+4=10(人),再算10-2=8(人)。 第1、2题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题使学生能够列出加减混合算式并正确计算。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环节四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生: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是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先算前两个数,再将得数与第三个数进行计算。 本环节通过总结,梳理本节课所学,帮助学生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环节五 拓展延伸 只移动一根火柴棒,使下面的算式成立。 从“7”中移动一根火柴棒,使“7”变成“1”,“-”变成“+”。 数学小知识,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和见闻。环节六 课后活动 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加减混合计算,请你找找看,和同伴交流一下吧。 布置一个小活动,学生从活动经验或感受中获得自己的经验。5 / 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