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教案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3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教案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5.2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第3课时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1.能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2.灵活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问题.
重点: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难点: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实际应用.
古埃及人曾经用如图所示的方法画直角.将一根长绳打上等距离的13个结,然后用桩钉钉成一个三角形,他们认为其中一个角便是直角.
问题:你知道这是什么道理吗?
探究点一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类型一 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例1】已知a,b,c为△ABC的三边,且满足(a-7)2+(b-24)2+(c-25)2=0.试判断△ABC的形状.
【解析】可先确定a,b,c的值,然后再结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进行判断.
【解】由平方数的非负性,得a-7=0,b-24=0,c-25=0,所以a=7,b=24,c=25.又因为a2=72=49,b2=242=576,c2=252=625,所以a2+b2=c2,所以△ABC是直角三角形.
【方法总结】此题主要依据“若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这几个非负数同时为0”来确定a,b,c的值.该知识点在解题时会经常用到,应注意掌握.
【例2】
如图,在△ABC中,BC=8,D为BC边上的点,将△ACD沿AD折叠,得到△AED,且ED⊥BC,连接BE,S△BDE=7.
(1)设BD=a,CD=b,求BE的长.
(2)若AB=4,AC=2,试判断△ABE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解析】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等知识.
(1)由翻折的性质可得DE=CD=b,根据勾股定理得BE2=BD2+DE2,然后根据S△BDE=7,得BD·DE=7,再整体代入计算即可解决问题.
(2)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判断△ABE是直角三角形.
【解】(1)由翻折可知,DE=CD=b.
因为BC=8,BD=a,CD=b,
所以DE=CD=b=8-a.
因为ED⊥BC,
所以BE2=BD2+DE2=a2+(8-a)2=2a2-16a+64=2(a2-8a)+64.
因为S△BDE=7,
所以BD·DE=7,
所以a(8-a)=14,
所以a2-8a=-14,
所以BE2=2(a2-8a)+64=2×(-14)+64=36,
所以BE=6.
(2)△ABE是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
由翻折可知,AE=AC=2,
所以AE2=(2)2=52.
因为AB=4,BE=6,
所以AB2+BE2=16+36=52,
所以AB2+BE2=AE2,
所以△ABE是直角三角形.
类型二 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网格中的问题
【例3】
如图,在5×7的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点A,B,C都在格点(网格线的交点)上,AD为△ABC的中线,则AD的长为(  )
A. B.
C. D.
【解析】依题意,得AB==2,AC==,BC==5,所以AB2+AC2=BC2,所以∠BAC=90°.
又因为AD为△ABC的中线,所以AD=BC=.
【答案】B
【方法总结】在网格图中求线段的长度时可以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来解答.
类型三 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面积问题
【例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若∠B=90°,AB=8,BC=6,CD=24,AD=26,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解析】连接AC,根据已知条件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证△ACD为直角三角形,然后代入三角形面积公式将两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求出来,两者面积相加即为四边形ABCD的面积.
【解】
如图,连接AC.因为∠B=90°,所以△ABC为直角三角形,所以AC2=AB2+BC2=82+62=102,所以AC=10.在△ACD中,因为AC2+CD2=100+576=676,AD2=262=676,所以AC2+CD2=AD2,所以△ACD为直角三角形,且∠ACD=90°,所以S四边形ABCD=S△ABC+S△ACD=×6×8+×10×24=144.
【方法总结】将求四边形面积的问题转化为求两个直角三角形面积和的问题,解题时要利用题目信息构造出直角三角形,如角度、三边长度等.
探究点二 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实际应用
【例5】如图,南北向MN为我国领海线,即MN以西为我国领海,以东为公海.上午9时50分,我国反走私艇A发现正东方有一走私艇C以13海里/时的速度偷偷向我国领海开来,便立即通知正在MN线上巡逻的我国反走私艇B密切注意.反走私艇A和走私艇C的距离是13海里,A,B两反走私艇的距离是5海里,反走私艇B距离走私艇C12海里,设MN与AC相交于点E.若走私艇C的速度不变,最早大约在什么时候进入我国领海(精确到分钟)?
【解析】已知走私艇的速度,求出走私艇的距离即可得出走私艇所用的时间,即可得出走私艇何时能进入我国领海,所以现在的问题是要求出走私艇的距离.根据题意,CE即为走私艇所走的路程,△ABE和△EBC均为直角三角形,分别解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出.
【解】因为AB2+BC2=52+122=132=AC2,所以△ABC为直角三角形,且∠ABC=90°.由于MN⊥CE,所以走私艇C进入我国领海的最短距离是CE.由S△ABC=AB·BC=AC·BE,得BE==(海里),由CE2+BE2=BC2,即CE2+=122,得CE=海里,所以÷13=≈0.85(h)=51(min),9时50分+51分=10时41分.
故走私艇C最早大约在10时41分进入我国领海.
【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对题意的准确把握和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实际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第3课时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求角和线段的长.
3.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用于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利用逆定理可以求角和线段长度,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几何知识.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的一种重要方法,它体现了数与形之间的紧密联系.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解定理的本质和证明过程,同时要加强练习,提高应用能力.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固定思维模式的限制,往往不找最长边而总是按照先后顺序来解题,这样很容易发生错误,再就是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进行有关的证明不是很熟练,需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步训练提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