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用字母表示运算律和公式(教案)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用字母表示运算律和公式(教案)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5.2用字母表示运算律和公式
【教学目标】
1.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运算律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求周长和面积。能正确掌握乘号的简写、略写。
2.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理解过程,体验迁移推理的学习方法,渗透求未知数的思想。
3.在学习活动中,使学生产生热爱数学知识的积极情感,加强算术知识与代数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1.用字母表示运算律和公式;根据字母公式求值。
2.理解一个数的平方的含义;掌握乘号的简写和略写。
【方法指导】
1.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
2.学习方法:练习巩固法。
一、导入新课
用文字叙述: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二、探究新知
1.用字母表示运算律
我们以前学过的运算律可以用字母来表示,一目了然,简明易记,也便于应用。
【例1】[教材第54页例3(1)]
(1)学习用字母表示运算律。
出示例3(1)。
①请学生用字母表示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及分配律,并集体订正。
②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2)教学字母与字母之间运算符号的书写。
在上面的定律或性质中,哪一个运算符号可以省略不写?是怎样表示的?
①a×b=b×a写成:a·b=b·a或ab=ba
②(a×b)×c=a×(b×c)写成:(a·b)·c=a·(b·c)或(ab)c=a(bc)
③(a+b)×c=a×c+b×c写成:(a+b)·c=a·c+b·c或(a+b)c=ac+bc
其他运算符号能省略吗?数字与数字之间的乘号能省略吗?为什么?(小组同学之间互相说说)
教师强调:只有字母与字母、数字与字母之间的乘号才可以省略不写。
2.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不仅可以用字母表示运算律,还可以用字母来表示我们已学过的计算公式。
【例2】[教材第54页例3(2)]
教学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1)出示正方形的图片,问:这是什么?
(正方形)
让学生先说一说正方形的面积及周长的计算公式:面积=边长×边长;周长=边长×4。
引导: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也可以用字母表示,一般情况下,用S表示面积,用C表示周长,a表示边长。试着写一写用字母表示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让学生自己尝试写出用字母表示的公式,然后再翻书看课本是怎样表示的。
S=a2 C=4a
(2)提问:你有什么疑问?
(学生可能对平方的表示不理解)
明确:S=a·a可以写成a2,表示2个a相乘,读作a的平方,所以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一般写成S=a2。
出示:32,b2,52,指名让学生读一读,并说出各表示什么意思。
(32读作3的平方,表示2个3相乘,等于9;b2读作b的平方,表示2个b相乘;52读作5的平方,表示2个5相乘,等于25)
出示:边长为6 cm的正方形,你能计算出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吗?
引导学生先说出用字母表示的计算公式,再计算: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是S=a2,当a=6时,S=62=6×6=36(cm2)。
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是C=4a,当a=6时,C=4×6=24(cm)。
【例】一个长方形的长是4.8 cm,宽是2.2 cm。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先写出字母公式,再把数值代入公式计算)
【解题点拨】求长方形的周长,先想长方形周长的字母公式,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确定出a,b的值,然后把数值代入公式中,替代相应的字母,并由此计算出结果。
【规范解答】C=2(a+b)
=2×(4.8+2.2)
=2×7
=14(cm)
答:它的周长是14 cm。
见教材课后练习和相应单元的练习部分。
本节课学习了用字母表示运算律和公式,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讨论,让学生自己体会字母所代表的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当字母表示公式时,不仅仅是记住一个公式,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体会字母在计算公式中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