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冲称象的故事第1课时 认识质量单位 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曹冲称象的故事第1课时 认识质量单位 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曹冲称象的故事
第1课时 认识质量单位
【教学内容】
教科书P31~33。
【教学目标】
1.理解曹冲称象的原理,感受生活中数学的魅力。
2.通过课外调查,了解生活中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千克和吨,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和吨,初步建立1克、1千克、1吨的质量概念,知道1000克=1千克,1吨=1000千克。
3.了解日常生活中常用称重的工具,会认识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称重工具,能读出这些工具称出的物体质量。体会到质量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曹冲称象的原理,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和吨。知道1000克=1千克,1吨=1000千克。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1克、1千克、1吨的质量观念。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数学故事,理解曹冲称象原理  
1.熟悉曹冲称象的故事。
师:同学们听说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吗?有谁能讲给大家听听?
有学生知道,就让学生讲一讲,没有学生知道就直接播放视频。
师: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吧。大家在听的时候,要思考这样几个问题:(1)曹冲是用什么方法称出大象的质量的?(2)曹冲称象经过了几个步骤?是哪几个步骤?
视频播放曹冲称象的故事。
2.探究曹冲称象的原理。
师:曹冲是用什么方法称出大象的质量的?
先将大象赶到船上,船会下沉,沿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然后赶大象下船,放一些石头使船下沉到画线处;最后分几次称出船上石头的总质量。
师:曹冲称象经过了哪几个步骤呢?
引导学生说出经过的步骤,并板书:
→ →
师:同学们想过没有,为什么这样能称出大象的质量呢?
学生小组讨论后交流。
因为大象和石头在船上画的线一致,石头的质量就跟大象的质量相同。所以称出石头的质量就是大象的质量。
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板书:
==
师:根据这个称重的过程,你们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等量的等量相等,等量等于各分量之和。
师小结:曹冲通过等量转换,将一个较重的大象的质量转化成一个个质量较小的石头的质量之和。
认识质量单位  
1.引入学习内容。
师:同学们,曹冲为什么不直接称大象的质量呀?
因为在古代,没有那么大的称重工具。
师: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各种称重工具越来越先进了,现在可以直接称很重的物体啦!
师:我让同学们课前进行了调查,你了解到我们现在有哪些称重的工具?在这些工具上你们发现了哪些质量单位?
学生交流自己见过哪些称重的工具。
台秤  电子秤  弹簧秤
天平  体检秤
师:你们认识这些称重的工具吗?说说分别叫什么名字?
学生边说,课件边呈现秤的名称。
师:这些都是称重的工具。在这些秤上找一找,看见了哪些质量单位?
结合学生的汇报,介绍“克(g)”和“千克(kg)”。
师:经过调查,你还知道生活中所使用的其他质量单位吗?
学生可能会说斤、公斤、两等。
师:是的,生活中我们也会用到斤、公斤和两。但为了便于国际交流,一般情况下采用国际通用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们。(板书课题:认识质量单位)
2.认识克。
师:计量较轻的物品,通常使用“克”作为单位。你知道1克大约有多重吗?在课前自己准备的物品中找一找、掂一掂。
小组探讨,感知物品质量,对物品的轻重有初步认知。
师:互相说说你是怎么找到的。
根据生活经验,学生会在自己带来的物品中选择最轻的那个,或者有些物品的包装袋上有标识,直接就可以找到了。
师:我们平常吃的盐,一般1袋就是500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1斤。
3.认识千克。
师:计量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作单位。
课件出示教科书P32下面图片。
师:请大家观察这几个秤上显示的物品质量,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2个茄子重1千克,1个西瓜重2.3千克,小女孩体重25千克。
师:在日常生活中,一般物品的质量都是用千克作单位。千克也称为“公斤”。
师:我们知道1袋盐重500克,那么2袋盐就是1千克。1000克=1千克。(板书)
4.认识吨。
师: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些更重的物体,如:
课件出示P33上面的大象、货车图。
师:就你们的了解,计量它们的质量一般用什么单位?
学生交流,教师板书:吨(t)。
师:“吨”是比“克”和“千克”都大得多的质量单位。1吨=1000千克。(板书)
师:你们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质量常用吨作单位?请举例说明。
全班交流。
师: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要称一称物品的质量或体重,你能读出下面物品的质量吗?
课件出示P33“认一认”图片。
学生汇报各个物体的质量,并交流怎么认的。
师小结:认秤时,先看清楚秤是以什么为单位,再看秤上的指针,指针指着几,就表示所称的物体有几克或几千克。(板书)
课后调查  
课后调查完成教科书P33“小调查”。
课堂小结  
师:回顾一下,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本节课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教学环节,课前学生开展了调查活动,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所了解。课堂教学时,主要是梳理学生的调查内容,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质量单位,认识一些常用的称重工具,会认这些工具称出来的物体质量,突出实践应用。
【板书设计】
常用质量单位:克(g)、千克(kg)、吨(t)。
1000克=1千克 1吨=1000千克
秤上的指针指着几,就表示所称的物体有几克或几千克。
【教学反思】
课前学生已经开展了实践活动,生活中也经常接触到质量单位,学生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所以学习兴趣非常浓厚,交流也积极主动。但是因为调查的范围比较广,学生涉及的内容比预期的多得多,在汇报交流时,学生很难围绕学习目标,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汇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