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三年级上曹冲称象的故事第3课时 称重大挑战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三年级上曹冲称象的故事第3课时 称重大挑战教案

资源简介

曹冲称象的故事
第3课时 称重大挑战
【教学内容】
教科书P36~38。
【教学目标】
1.能用不同的方法称出物体的质量,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通过“小讲堂”了解生活中常用的质量单位和秤。
3.了解成语中的质量单位,渗透“跨学科”意识。
【教学重点】
用不同的方法称出物体的质量。
【教学难点】
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自主研究。
【教学准备】
课件、天平、电子秤。
【教学过程】
掂一掂、称一称  
1.掂一掂、估一估学具的质量。
师:上节课我们感知了1克、1千克、1吨的质量。我们身边的这么多物体,有多重呢?
师:大家拿起自己的文具盒、笔袋或者书、本子,掂一掂,估一估大约有多重。
学生自己掂一掂,估计出大约的质量。
2.称一称,验证估计结果。
教师指名学生,用电子秤称量掂的物体,验证其估计的结果。如果误差很大,让学生再掂一掂。
用不同的方法“称”物体的质量  
师: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可能随时带着秤,有的时候没有秤,我们该如何测出物体的质量呢?(出示课件)
如果没有秤,只给你一些200克一袋的盐,你能想办法“称”出下面物品的的质量吗?
物品 1个手电筒 1个水杯 1盆花
质量 约2袋盐
学生四人一组,合作交流,探讨称的方法。
全班分组汇报交流。
学生会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
师:这些方法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
引导学生知道,在实际生活中,如果我们没有称,可以找一个已经知道质量的物体作为标准,来进行估测。
拓展延伸,丰富对质量单位的认识  
1.认识质量单位公斤、斤、两。
师:除了我们见过的这些秤,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称重工具?
课件出示杆秤。
师:见过这种秤吗?它叫杆秤。很多菜市场有这种秤。这种秤上的单位是什么?
用“斤”“两”作单位。
师:在前面我们已经介绍过,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公斤”“斤”“两”。它们之间的进率为:1公斤=2斤
1斤=10两 1公斤=1千克 1斤=500克(板书相关内容)
2.成语中的质量单位。
师:这些质量单位是我国传统的常用的,所以在我国的很多成语用到。你们知道有哪些成语中有这些单位吗?
学生自由说出各种成语后,教师课件集中呈现关于质量单位的成语,并引导学生理解每个成语的意思。
3.古代的质量单位。
师:成语“半斤八两”是什么意思?我们现在的半斤是多少?
学生交流后,教师介绍古代的质量单位与现在的区别,及质量单位的演变历程。
课堂小结  
师:关于质量单位及各种称重的工具,你们还有什么感兴趣的呢?
师:课后可以去查一查资料,了解一下你感兴趣的问题。
让学生在充分的操作活动中,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进一步建立质量单位的观念,发展量感。结合生活实际,了解生活中常用的质量单位和秤,并与国际质量单位建立联系,增强学生实际生活中用数学的能力。
【板书设计】
称重大挑战
称重方法:掂一掂、比较法、水测法。
【教学反思】
在掂一掂、估一估环节,学生经验不够,估计的差距很大,后续还需要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多体验。学生由于平时缺少生活经验,认为所有的质量都有秤称,除了掂一掂的方法外,其他方法都是在教师的反复引导下才想出来的,特别是水测法,学生还是难以将曹冲称象的原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需要加强引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