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 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2.2 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内容】
教科书P7例2,完成教科书P7下面的“做一做”及P9“练习二”中第4、5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含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要“先乘除后加减”的算理。
2.理解和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和运用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含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练习题。
说出下面算式的运算顺序。
6×3÷9  75-20+16  35÷7×4  28+12-30
指名学生回答,师生共同订正。
师: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呢?
同级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师:刚才这几道题,我们都采用了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这节课我们学习新的内容。(板书课题: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探究新知识,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1.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P7例2情境图。
师:你从图中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有4盒草莓酸奶,有3组燕麦酸奶,每组6盒。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你们能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吗?谁来说一说?
预设1:一共有多少盒酸奶?
预设2:燕麦酸奶比草莓酸奶多多少盒?
2.在解决问题中理解算理。
师:我们一起来解决下面这个问题。(出示课件:一共有多少盒酸奶?)
师:想一想,求一共有多少盒酸奶,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先算燕麦酸奶有多少盒,也就是每组6盒,3组有多少盒,再加上草莓酸奶的盒数。
师:请列式解答。
教师巡视,注意案例收集。
预设1:6×3=18(盒) 18+4=22(盒)
预设2:6×3+4=22(盒)
预设3:4+6×3=22(盒)
预设4:4+(6×3)=22(盒)
教师指名学生回答,全班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说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师:你能尝试用脱式计算算出上面的综合算式吗?
指名学生板演。
在集体评析计算过程中,教师用画线和箭头进一步标注运算顺序。
师:不同的综合算式有什么联系?
都要先算“燕麦酸奶有多少盒”,再算“一共有多少盒”。
师:也就是乘法和加法在一起的时候,不管乘法算式写在哪里,都要先算乘法。如果没有规定这样的顺序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
一道题就有两种结果。
师:是的,这样就不能保证计算结果的唯一性了,这不符合我们数学运算的要求。
师:观察4+6×3和4+(6×3),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会发现运算顺序相同,结果相同,但后一个算式给乘法加了括号。
师:这样还有必要加括号吗?
没必要,不加括号更简洁。
师:所以,我们要注意数学表达的准确性和简洁性。
3.进一步理解算理。
课件出示:燕麦酸奶比草莓酸奶多多少盒?
师:刚才有同学提出了这个问题。该怎么列式计算呢?
学生自主解答后指名学生全班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说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结合已有经验,归纳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师:还记得上节课所学的关于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吗?
同级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师:现在一个算式中既有乘法,又有加法,不是同级的混合运算,应该怎么计算呢?
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师:也就是先算二级运算,再算一级运算。(引导学生说出)
师:这节课学习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算式,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熟悉脱式计算的格式  
课件出示教科书P7下面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析。
教师组织学生从运算顺序是否正确、格式是否规范、计算是否正确等方面评析学生的计算情况。
师:谁能说一说,刚刚的脱式计算在格式上需要注意什么?跟以前有什么不一样?
横式的等号写在式子的右边,而脱式计算的等号写在式子的下面偏左的位置,上下对齐;尽量做到数与数对齐,计算符号与计算符号对齐。
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9“练习二”第4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先算出综合算式的答案,再标记在算式的下面,最后进行比较。重点评价“63÷9+8×4”,理解乘法和除法可以同时计算。
(3)指名学生汇报各题是怎样算的,集体核对。
2.完成教科书P9“练习二”第5题。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先判断计算的对错,错的说明错误原因,再改正过来。
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运算顺序和昨天学习的有什么不同?你们还有什么不懂之处?你们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该用今天学的运算顺序吗?
借助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交流探讨理解计算两级混合运算时,为什么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通过问题驱动,如“这个解答先算的是什么?”“符合我们解题的要求吗?”……从而让学生理解规定运算顺序的必要性。通过具体的计算,进一步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规范,特别是算式中前面的数和运算符号要带到第二步计算时的书写格式。
【板书设计】
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算式,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教学反思】
这节课所学内容与前一节课有联系也有区别。例题中的情境是乘加的案例,学生有相关的经验,易于理解。再由乘加运算发散到两级混合运算,同时再次理解规定运算顺序的目的。学生在这方面问题不大,但是在脱式计算的运用上,学生还不够熟练,格式方面容易出错,要加强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