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2 分数的简单计算(2) 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2 分数的简单计算(2) 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6.2.2 分数的简单计算(2)
【教学内容】
教科书P82例2及“做一做”,完成教科书P83~84“练习十六”中相关题。
【教学目标】
1.理解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会计算“1减几分之几”。
2.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培养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体会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1减几分之几”的算理,掌握“1减几分之几”的算法。
【教学难点】
理解“1减几分之几”的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长方形纸等。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计算。(课件出示)  
  +=    -=    +=
-= -= +=
(1)指名口答,各选取一道加法和一道减法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2)最后一道题和是,说明,当分子与分母相同时,表示取的份数与分的份数同样多,就是1。
2.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的简单计算。[板书课题:分数的简单计算(2)]
探究“1减几分之几”  
1.课件出示教科书P82例2。
  一张彩纸,用去它的,剩下它的几分之几?
(1)动手操作,独立探究。
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长方形纸,分一分,涂一涂,算一算。
(2)小组交流,结合操作分享计算的思考过程。
(3)全班交流。
师:你是怎样想的?
师生交流后结合课件演示说算理。
一张彩纸用1来表示,1可以看作4个,就是。求剩下它的几分之几,就是从1里面去掉,用减法计算。
(4)列式计算。
1-=-=(板书)
2.及时练习。
(1)课件出示习题。
(  )-(  )=
(2)学生独立完成。
(3)交流想法。
一个圆用1来表示,1可以看作5个,就是。图中去掉2个,即,列式为:1-=-=。
(4)思考:“1减几分之几”怎样计算?
师小结:通过平均分,可以把1改写成分子与分母相同的分数。
3.“1减几分之几”的应用。
课件出示教科书P82“做一做”第2题。
(1)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3)指名交流。
在交流中明确:一根彩绳用1来表示,改写成分子与分母相同的分数 。第一问列式计算如下:
1-=-=。第二问要用到第一问的结果。
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82“做一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
2.完成教科书P83“练习十六”第1、2、3题中“1减几分之几”的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完成教科书P83~84“练习十六”第5、6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汇报交流,让学生说一说把什么看作1。
4.完成教科书P84“练习十六”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问题,其他学生及时列式解答。
5.完成教科书P84“练习十六”第8题。
(1)有序思考,尝试填一填。
(2)汇报交流,答案不唯一。
6.完成教科书P84“练习十六”第9题。
(1)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折一折、试一试,想好后再填一填。
(2)师: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本节课先复习和是1的同分母分数加法,为例2作准备,同时让学生体会分数和整数的联系。例2的教学,设计时让学生借助长方形纸操作,借助直观图和分数的含义说理,理解1可以改写成分子与分母相同的分数。紧接着教学“1减几分之几”的应用,让学生感受用分数计算可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板书设计】
分数的简单计算(2)
例2:一张彩纸,用去它的,剩下它的几分之几?
1-=-=
【教学反思】
“1减几分之几”的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借助操作、直观图形象直观地展示算理,便于学生理解。涉及“1减几分之几”的计算学生掌握较好,在解决“1减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时,在直观支撑下更容易理解。在表达算理和算法的过程中,重点之处要加以指导,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