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课时 9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教科书P77例3,完成教科书P78“做一做”和P79“练一练”第1~2题。【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索,经历9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了解乘法口诀的来源,加深学生对乘法口诀意义的理解。2.通过观察、比较、探究等活动,发现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并利用发现的规律熟记9的乘法口诀。3.体会主动探索带来的学习乐趣,在数学学习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教学重点】自主编制9的乘法口诀,探究发现乘法口诀中蕴含的规律。【教学难点】探究发现9的乘法口诀及其规律,熟记口诀。【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情境导入,激趣揭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吗?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关于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师:我们常听说数九寒天,数九,是中国民间一种计算寒天与春暖花开日期的方法。为了便于计算,我国北方文人根据“数九”绘制了一幅“九九消寒图”。课件出示教科书P77“九九消寒图”。师:同学们从图中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这些问题都和数字几有关呀?学生能说出图中一共有9朵梅花,且每朵梅花都有9个花瓣,提出1朵、2朵、3朵……9朵梅花一共有多少个花瓣的问题,且能说出这些问题都和数字9有关。师:今天我们来学习9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9的乘法口诀)探究新知,编制口诀 1.填写数线图。师:请大家数一数,“九九消寒图”上一共有多少瓣梅花?学生可能一朵一朵地数,通过累加的方法得到总瓣数。师:在我们数数的过程中,可以在下面的数线图上把结果记录下来。课件出示教科书P77数线图。师:数线图中已经给出了一朵梅花有9瓣,两朵梅花有18瓣,你们能接着往后填吗?学生独立填写后集体订正。2.列出乘法算式。师:刚才我们经历了9个9个地“数数”的过程,如果用算式表示该怎样写呢?请完成教科书上的算式。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算式。3.编制9的乘法口诀。师:根据这些乘法算式,你能编出9的乘法口诀吗?大部分学生利用已有的编制乘法口诀的经验,可以独立编制9的乘法口诀。教师板书9的乘法口诀。发现规律,记忆口诀 1.找规律记忆乘法口诀。师:9的乘法口诀句数比较多,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记忆这9句口诀?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讨论,再组织全班汇报交流。师:找规律记,这是记忆口诀非常好的方法。比如六九这句口诀忘记了,可以怎么去想?预设1:想五九四十五,45加9是54,所以口诀就是六九五十四。预设2:想七九六十三,63减9是54,所以口诀就是六九五十四。预设3:想六九可以分成两个三九二十七,27加27是54,所以口诀就是六九五十四。师:如果六九前面的不记得,后面的也不记得,怎么想出这句口诀呢?可以用6个9连加算出和是54,就得出口诀是六九五十四了。2.用手指记忆乘法口诀。师:其实要记住9的乘法口诀还有一个很有趣的方法,它就藏在我们的身上,我们自己的10根手指就能帮我们记忆9的乘法口诀。课件展示教科书P78“数学游戏”,介绍用双手表示9的乘法口诀的方法。学以致用,巩固口诀 1.完成教科书P78“做一做”第1题。先同桌之间玩游戏,再师生一起玩游戏。2.完成教科书P78“做一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3.完成教科书P79“练一练”第1、2题。学生独立解答后再全班交流评价。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充分利用教科书上的素材,一方面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口诀,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气的相关知识。本节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发现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熟记口诀。【板书设计】9的乘法口诀9×1=9 1×9=9 一九得九9×2=18 2×9=18 二九十八9×3=27 3×9=27 三九二十七9×4=36 4×9=36 四九三十六9×5=45 5×9=45 五九四十五9×6=54 6×9=54 六九五十四9×7=63 7×9=63 七九六十三9×8=72 8×9=72 八九七十二9×9=81 九九八十一【教学反思】熟练记忆9的乘法口诀是本节课的重点。在学生编制口诀、探寻规律之后,教师安排了有层次的记忆活动:边读边记、找规律记、自主记、对口令记等。再通过手指操记忆法,把每一个学生当作学习资源,人人动手,用自己灵巧的双手来记忆9的乘法口诀,学生感到新奇、有趣,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