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4课时 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内容】教科书P81例4,完成教科书P81“做一做”。【教学目标】1.借助一图三式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理解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2.借助具体情境进一步感受乘法与除法间的关系,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3.初步学会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教学重点】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理解除法计算的算理,掌握除法求商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复习旧知识 课件出示习题。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3×( )=21 ( )×6=4820÷5=( ) 24÷6=( )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交流。师:这节课我们学习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板书课题: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探究新知识 课件出示教科书P81例4情境图。1.观察已知信息设问探究。师:仔细观察这个方格图,从中可以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引导学生说出每行有7个小方格,共有8行。师:一共有多少个小方格?你能列式解答吗?学生小组交流,列乘法算式,说算理并复习乘法的意义,说出乘法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义,再小组代表汇报。教师板书:7×8=56 口诀:七八五十六2.交换上题中的信息进行探究。师:一共有56个小方格,排成8行,平均每行有几个小方格呢?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预设1:学生观察情境图,发现每行有7个。预设2:学生根据除法的意义直接列式56÷8。师:为什么用56÷8 引导学生复习除法的意义。师:谁来说一说可以怎样求商?因为7×8=56,所以56÷8=7。师:非常好,我们就是想8和几相乘得56,根据乘法口诀七八五十六,就可以算出56÷8=7。[板书:56÷8=7 口诀:(七)八五十六]3.根据除法算式的意义求商。师:根据这幅图你还能列出一个除法算式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56÷7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说出,将56个小方格,每7个排成一行,可以排成几行?师:56÷7=?用哪一句口诀计算?多数学生能够说出:想7和几相乘得56,因为七八五十六,所以56÷8=7。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56÷7=8 口诀:七(八)五十六4.引导比较,提炼方法。师:比较三个算式的计算过程,你有什么发现?有的学生发现三个算式在计算时用的都是“七八五十六”这句乘法口诀,有的学生能说出可根据乘法算除法。师小结:计算这3个算式时,都是用“七八五十六”这句口诀解决的。乘、除法算式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是乘法算式中的积,除法算式中的除数和商分别是乘法算式中的乘数。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81“做一做”第1题。小组交流,小组代表再在全班交流。2.完成教科书P81“做一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交流每组三个算式有怎样的关系,都用到了哪句口诀。3.完成教科书P81“做一做”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交流每题分别用到了哪句口诀,是怎么想的。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在计算方面,你有什么经验跟同学们分享的吗?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主动性,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借助一图三式进一步理解乘法和除法之间的联系,通过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理解除法的算理,学会运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除法。【板书设计】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7×8=56 口诀:七八五十六56÷8=7 口诀:(七)八五十六56÷7=8 口诀:七(八)五十六【教学反思】学生能根据一幅图列出三个算式,重点在于结合情境图引导学生理解三个算式的意义,三个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沟通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的联系,根据联系理解除法计算的算理,发展运算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