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5 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资源简介

第5课时 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内容】
教科书P82例5,完成P82“做一做”及“数学游戏”。
【教学目标】
1.会借助图形根据问题需要列出除法算式,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即求商的意义。
2.借助模型理解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3.进一步巩固9的乘法口诀,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复习题。
1.填空。
(  )九二十七    八(  )七十二
四(  )三十六 五(  )四十五
(  )九六十三 六(  )五十四
2.抢答,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4÷8=   21÷7=   40÷5=   28÷4=
师:我们已经学会了用2~8的乘法口诀求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板书课题: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科书P82例5情境图。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方格图,跟上节课观察的图形一样吗?从这幅图中可以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呢?
每行有9个小方格,有6行,共有54个小方格。
2.看图编题,回顾算理。
师:你能根据这幅图,编出一个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并解答。
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成果,生生互动,解决问题。
有6行小方格,每行有9个,一共有多少个小方格?可以用6×9来计算。
师:乘法算式可以怎么计算?
请学生独立把自己的解题步骤补充完整。
3.探究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师:你能根据例5情境图,编出两个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吗?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并解答。
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展示成果,生生互动,解决问题。
因为学生学过用除法表示平均分,所以只要抓住平均分的概念,很容易提出用除法来解决的问题。但还是有学生会在行和列上分不清楚,需要在平时多提示、多指导。学生可能提出以下两个问题:(1)一共有54个小方格,每9个排成一行,可以排成几行?(2)一共有54个小方格,平均排成了6行,每行有几个小方格?
师:第一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为什么?
平均分的过程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根据54个小方格每9个排成一行,求可以排成几行,列式54÷9。观察图中已分得的结果是6,所以54÷9=6。
师:还可以怎么快速计算出这个除法算式的结果呢?
想( 六 )九五十四,所以54÷9=6。(教师适时板书)
师:第二个用除法解决的问题该怎样列式呢?能不能直接用乘法口诀计算出结果?
想六( 九 )五十四,所以54÷6=9。(教师适时板书)
请学生独立把自己的解题步骤补充完整。
师:这两个除法算式有什么相同点?
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
师小结:除法算式中,都用到了“六九五十四”这句口诀。(六)九五十四,算式中缺6,所以商是6。六(九)五十四,算式中缺9,所以商是9。
4.横向拓展,及时巩固。
师:9的乘法口诀还有几句?请你在心里再想一句9的乘法口诀,用你想的这句口诀,列出除法算式并计算。
学生汇报,集体交流。
师小结: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与前面学习的用其他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和方法是一样的,只是用的口诀不同。
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82“做一做”第1题。
说一说用到了哪句口诀,你发现了什么?
2.完成教科书P82“做一做”第2题。
让学生将得数直接写在教科书上,再集体交流计算方法。
师小结:想乘法口诀时都是想与除数有关的。被除数变了,除数不变,商也相应变了。
3.师生活动,玩教科书P82“数学游戏”。
教师说算式,学生说用到的是哪句口诀;教师说口诀,学生说可以计算的算式。
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你们能谈谈学习这节课后的收获吗?
学生谈收获。
师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在求商的过程中要心里想着相应的乘法口诀才不容易出错,另外要多多练习。
对比前面的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本教学内容直接要求列出除法算式,没有乘法算式做铺垫,抽象性更高。教学一开始,引导学生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并列式解答,为学生的学习做好铺垫。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提出用除法计算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提问题中理解数量关系,在深化对除法算式的理解的同时学会运用乘法口诀求商。
【板书设计】
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54÷9=6 口诀:( 六 )九五十四)  54÷6=9, 口诀:六( 九 )五十四)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有前面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知识的迁移让学生能自主探究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学生能很快地发现乘法与除法之间的联系,了解用乘法口诀计算除法算式的原理。通过大量不同方式的练习,让学生对较大的被除数也能很快想到相应的乘法口诀,不再感到口算练习枯燥,而是变得有趣、高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