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数量关系(教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 数量关系(教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资源简介

第2课时 数量关系
【教学内容】
教科书P92“数量关系”,完成教科书P96~99“练一练”第1、11、13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总数、每份数和份数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其中两个已知信息选择乘法或除法求出另一个未知信息,感悟乘法和除法之间的联系。
2.能用画图的方法表征数学问题,分析数量关系,正确地解决问题。
3.引导学生经历对不同现实情境问题的分析、比较与归纳,感悟初步的、直观的乘法和除法模型。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分析乘法、除法解决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乘、除法问题之间的联系,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复习回顾  
师:同学们,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乘、除法,会用乘、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同学们回顾一下,乘法的意义是什么?除法的意义又是什么?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将一个数平均分,已知每份数,求平均分的份数,用除法计算;已知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求每份数,也用除法计算。
师:乘法、除法的意义是我们分析数量关系的重要依据,本节课我们就复习运用数量关系列式解决问题。(板书课题:数量关系的复习)
整理复习,沟通联系  
出示课件。
1.根据信息编写用乘法计算解决的问题。
师:你们能根据提供的信息编写一个用乘法计算解决的问题吗?
每个皮球5元,买3个皮球一共需要多少元?
师: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我们一起用画图的方法解决问题。用1个小条形代表1个皮球的价格(画:K),接下来该怎么画?请大家先独立画一画,再和同桌交流想法。
学生基本都能根据问题画出3个连着的小条形来表示3个皮球的价钱,但只有少数学生在图上标了大括号和“共?元”。
师:同学们画的图清晰地表示出了3个皮球的价钱,但还需补上1个表示“一共需要多少元”的大括号及“共?元”,这样就能把题意表达完整了,从而能较容易直接从图中看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那么数量关系是什么呢?同桌间互相说一说。(板书:)
学生能说出:知道1个皮球的价格是5元,求3个皮球的总钱数。
师:该怎么列式计算呢?
学生自主列式解答后汇报交流。(教师适时板书)
2.根据信息编写用除法计算解决的问题。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们能编写一个用除法计算解决的问题吗?
预设1:每个皮球5元,15元能买多少个皮球?
预设2:15元能买3个皮球,每个皮球多少元?
师:先独立画图表示出这些问题,再在小组内交流。
结合小组代表的汇报,教师板书:
师:根据画出的图,同学们能说一说数量关系是什么吗?
有的学生说出:知道买皮球的总钱数和所买皮球的个数,求每个皮球的价钱。有的学生说出:知道买皮球的总钱数和每个皮球的价钱,求所买皮球的个数。
师:同学们已经很准确地表述出了问题的数量关系,那么该怎么列式计算呢?
学生自主列式解答后汇报交流。(教师适时板书)
3.整体梳理,初步形成模型。
师:我们分别用乘法和除法解决了不同的问题,大家集中来看看这三个问题的数量关系,这三个问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发现三个问题中都涉及到了每份数、份数和总数。都是已知其中的两个数,求另一个数。
师:不同的地方在哪里?
引导学生分析交流,理解已知的条件不同,要求的问题不同。
师:在这些问题中,总钱数就是总数,每个皮球的价格是每份数,3个皮球就是份数。那么第一个问题是求什么呢?(总数),总数该怎么求呢?
用每份数乘份数可以求得总数。
结合学生的交流,板书:总数=每份数×份数。
师:第二个问题又是求什么呢?(每份数),每份数该怎么求呢?
用总数除以份数可以求得每份数。
结合学生的交流,板书:每份数=总数÷份数。
师:第三个问题是求什么?(份数),份数又该怎么求呢?
用总数除以每份数可以求得份数。
结合学生的交流,板书:份数=总数÷每份数。
师:通过这些问题,我们知道了求总数用乘法计算,求每份数和份数用除法计算。
实际应用,深化理解数学模型  
课件呈现教科书P92例题。
1.学生画图表征问题。
2.师生交流,分析两个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3.学生列式解答。
四、根据算式提问题,拓展提升  
课件呈现教科书P99第13题。
师:仔细读一读,这个问题中,总数、每份数、份数分别是指什么?
总数是指总钱数,每份数是指1个小蛋糕的价钱,份数是指蛋糕的个数。
师:算式24÷3=8(元)中,“24”“3”和“8”分别表示什么?
“24”表示小红带的总钱数,是总数,“3”表示小蛋糕的个数,是份数,“8”是每个小蛋糕的价钱,是每份数。
师:所以第(1)题中该怎么提问题呢?
每个小蛋糕多少钱?
师:算式8×9=72(元)中,“8”、“9”和“72”分别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分析出:根据第(1)题,知道“8”表示每个小蛋糕的价钱,是每份数,那么与之相乘的只能是份数,所以“9”就表示小蛋糕的个数,“72”就是买9个小蛋糕的总钱数。
师:那么第(2)题中该怎么提问题呢?
买9个小蛋糕需要多少钱?
解决问题,反馈评价  
1.完成教科书P96“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数量关系及列式的依据,小组代表在全班汇报。
2.完成教科书P98“练一练”第11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全班集中交流为什么这样列式。
课堂小结  
师:本节复习课你有哪些收获?什么时候列乘法算式解答?什么时候列除法算式解答?
引导学生借助具体的情境图,理解总数、每份数和份数的内涵。通过交流探讨,结合现实情境领悟数量关系:总数=每份数×份数,每份数=总数÷份数,份数=总数÷每份数,初步建立应用模型。设计丰富的问题情境,在对比分析中深化理解,建构知识关联。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涉及数量关系的内容在教科书中分布比较分散,学生会解答具体的问题,但是让他们自主画出“知识图”有困难。所以本节课采用问题导向,通过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依据数量关系列式,并初步形成用乘法、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