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4 常见的量【教学内容】教科书P94“常见的量”,完成教科书P95“应用提升”第1题(1)小题及P97~99“练习十九”中第1、2、14题。【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对质量单位进行整理复习,初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2.能根据生活实际填正确的质量单位,发展度量意识。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综合运用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整理质量单位。【教学难点】质量单位的应用。【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回顾引入 1.整体回顾。师:同学们,还记得曹冲称象的故事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2.揭示课题。师:从中我们认识到等量的等量相等,总量等于各分量之和。同时还认识了质量单位,今天我们就来整理质量单位。(板书课题:常见的量)整理知识点 1.整理质量单位。学生独立整理质量单位,并弄清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师巡视。2.整理完后集中交流,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量的应用 课件出示习题。1.在( )里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1)一个苹果约重220( )。(2)一头鲸约重4( )。(3)读三年级的小亮体重29( )。(4)出租车每天大约行驶300( )。学生独立完成后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填?让学生明确根据生活经验填,填的单位要符合生活实际。师小结:生活中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作单位,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2.填一填。8吨=( )千克 9000千克=( )吨1600千克-600千克=( )吨1吨-400千克=( )千克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想法。师小结:量的换算先要弄清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3.课件出示教科书P99“练习十九”第14题。(1)读图,弄清三种水果之间的关系。(2)学生结合已知条件尝试推理。(3)汇报交流方法。引导学生结合图形说理:由图一可知,1个西瓜的质量等于2个哈密瓜的质量,已知1个西瓜的质量等于6千克,也就是2个哈密瓜的质量等于6千克,1个哈密瓜的质量就等于6÷2=3(千克)。由图二可知,6个菠萝的质量等于4个哈密瓜的质量,4个哈密瓜的质量等于3×4=12(千克),也就是6个菠萝的质量等于12千克,1个菠萝的质量就等于12÷6=2(千克)。4.课件出示教科书P100“练习十九”思考题。(1)读题,理解题意。(2)讨论方法,引导学生分步解决。(3)交流方法。方法不唯一,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两两比较,划去同样多的部分。如:将货架从下向上依次确定为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每层摆放的牙膏总质量相同,先用第一层和第三层作比较,去掉两层中相同的部分,第三层剩下1盒中盒牙膏,第一层剩下2盒小盒牙膏,并且它们同样重。已知小盒牙膏每盒50克,1盒中盒牙膏就有50×2=100克。再用第二层和第一层作比较,去掉两层中相同的部分,第二层剩下2盒中盒牙膏,第一层剩下1盒大盒牙膏,并且它们同样重。由上面可知1盒中盒牙膏为100克,所以1盒大盒牙膏为100×2=200克。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95“应用提升”第1题(1)小题。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方法。2.完成教科书P97“练习十九”第1、2题。(1)学生独立完成后再小组交流。(2)选择几个题目进行全班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整理复习,你有哪些收获?常见的量的复习,由于知识点不多,设计时以学生独立整理为主,主要厘清三个质量单位之间的关系。然后设计了四个层次的应用。第一题在括号里填合适的单位,在实际问题情境中应用长度、质量单位,深化对计量单位的理解,发展度量意识。第二题质量单位换算,进一步强化质量单位之间的关系。教科书P99第14题和思考题,是等量的等量、数量关系和质量单位的应用,初步渗透等量代换思想,发展推理能力。【板书设计】常见的量【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复习常见的量有关的知识。在整理复习中,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整理出知识点,弄清常见的质量单位克、千克和吨之间的关系,并能熟练地在实际情境中应用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熟练地进行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换算。遇到复杂的问题需要引导学生寻找思考的方向,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独立解答,在交流中完善思考方法,多引导学生完整地说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