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数字编码第2课时 编制学号【教学内容】教科书P59~60。【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编制学号的过程,初步学会用数字进行编码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2.能根据编制学号的需求对信息进行编码并组合,能在合作中比较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3.让学生体会数字在表达、交流和传递信息中的作用,体会符号化思想。【教学重点】经历编制学号的过程,学会编制学号。【教学难点】学会用数字进行编码。【教学准备】课件、学习单。【教学过程】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数字编码的含义和编制方法,让我们尝试给全班同学编一下学号吧。(板书课题:编制学号)编制学号 1.议一议。师:小组同学讨论一下,学号中需要包含哪些信息?可以怎样设计?(1)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深入小组指导。(2)全班交流。通过讨论交流,学生发现:学号要包含年级、班级信息,还要能从学号上看出性别。2.试一试。(1)师:这么多信息,每一个信息用几位数编码比较合适,怎么排序呢?想好这些问题后开始设计方案。(2)小组合作在学习单上设计一个编制学号的方案,写出每部分表示的含义。教师巡视。设计方案:3.说一说。(1)教师通过巡视先选择一般方案展示,讨论后出示最优方案。如:方案一: 方案二: 师:观察这两种方案,哪种方案更好?还有补充的吗?通过比较不难看出,方案二更详实。引导学生发现第一个编码表示的是年级,今年是三年级,明年就是四年级了,如果这样编,这个学号每年都要变化,很麻烦。而且一个学号到下一年就会是下一个年级的某个学生的学号,会有重复。师:这一部分该怎样优化呢?通过学生讨论发现用入学年份表示更合理。在此基础上出示优化的设计方案。方案三:师:这个方案好在哪里?这个方案可以保证每个学号只对应一个人,而且永久有效。根据以上设计方案,每人给自己编一个学号,然后在组内交流,让组内同学根据自己编的学号说出所包含的信息。(2)师:如果给全校学生编学号,你们的方案可行吗?如果给全市学生编号呢?讨论后说明:方案三给全校的学生编学号可行,给全市的学生编号不行,还涉及行政区、学校等信息,而且每一个信息用几位数编码也要调整。交流数字编码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公民身份号码、邮政编码和学号的编制规则,接下来交流生活中另外的数字编码。 结合课件说明:图书的书号也是一种编码,它包含组区号、出版者号、出版序号和校验码等。师:相互交流自己感兴趣的数字编码吧。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本节课以活动的形式开展,先谈话导入,以学生熟悉的学号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接着让学生讨论确定数字编码要表达的信息,通过小组交流,明确编码规则,从整体把握。接着放手让学生自主设计一个编制学号的方案,随后展示学生的方案,在对比交流中优化设计方案,渗透优化思想。这样的设计为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搭建了平台,引导学生经历了解决问题的自主探索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应用意识。【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谈话导入,明确活动任务:全班同学编学号。然后让学生自主参与这一活动。活动围绕三个问题展开:一是学号中要包含哪些信息;二是如何用数字组合来体现每一个信息;三是如何编排这些表达信息的数字组合的顺序。在活动中学生能够设计出方案一和方案二这样的方案,方案三需要通过观察、讨论、交流,逐步优化完善。每一个环节都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教师及时跟进并点拨指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