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学内容】教科书P55“整理和复习”,完成教科书P56“练习十一”中第1~5题。【教学目标】1.经历整理和复习的过程,厘清知识脉络,进行分类归纳,学会有序整理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形成清晰、完整的知识结构。2.进一步巩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笔算、估算方法,能熟练、准确地进行计算,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研究的趣味性。【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对本单元知识查漏补缺。【教学难点】把过去局部的、分散的、零碎的知识纵横联系,使之系统化、结构化。【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回顾引入 1.初步回顾。师:这个单元我们学习的是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引导学生简单回顾。2.揭示课题。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整理和复习本单元所学的知识。(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合作整理 1.小组合作整理。师: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整理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并以简单明了的方式记录下来。学生分组整理,教师巡视指导。2.交流展示。选择有代表性的小组逐一交流展示。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式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了整理,非常棒!我们来看看小明整理的“知识结构图”。(课件出示)3.讨论总结。师:这个单元学习的知识和之前学习的乘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你还想探究哪些问题?通过讨论发现:多位数乘一位数都可以转化为表内乘法来计算。估算解决问题时要根据实际问题确定往大估还是往小估。还想探究多位数乘多位数等等。应用提升 1.完成教科书P56“练习十一”第1题。(1)学生独立完成计算。(2)汇报交流,说一说积中每个数位上的数是怎么来的,强调注意事项。2.完成教科书P56“练习十一”第2题。(1)学生读题后分析问题,选择算法。(2)请学生先根据题目列出算式。(3)全班交流:各题应选择怎样的算法?为什么这样选择?说出理由。师小结:一般来说,能够用口算的题目尽量用口算;只需要知道大概结果或无法求得准确结果的题目,应选择估算;若数目较大,又需要知道准确结果的题目就用笔算。3.完成教科书P56“练习十一”第3题。(1)第一问:要求“应找回多少钱?”先要求什么?明确步骤后学生独立解答,集体交流。(2)第二问,结合相关信息提出用乘法解答的问题。4.完成教科书P56“练习十一”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明确第一问采取往小估的策略,第二问采取往大估的策略。5.完成教科书P56“练习十一”第5题。(1)以1392×4为例,尝试完成后交流计算方法。(2)独立完成剩下的题目并交流。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整理和复习,你有哪些收获?整理和复习的教学,在设计时,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整理,将零碎的知识梳理出来,查遗补漏,把平时所学的知识进行沟通,厘清知识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将零散的知识纵横联系,使之系统化、结构化,有一个整体的意识。最后设计一系列的计算和应用,解决学生在计算中容易出错的问题,在掌握计算技能的同时,还能根据问题的需要灵活选择合适的策略。【板书设计】整理和复习【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整理和复习。在本节课中,学生能熟练掌握口算、估算、笔算的方法,并能运用所学过的乘、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整节课教学效果较好。但由于时间比较紧,处理的练习比较多,可能有些细节还没到位,若能充分利用小组资源,集体评议,展示错例再订正,效果会更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