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6 扇形【教学目标】1.认识弧、圆心角以及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认识扇形,并能准确判断圆心角和扇形。理解扇形的概念以及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有关。2.在变与不变的分析中研究问题,培养自学能力。3.在学习中,感受祖国民族文化,激发学生爱国情怀。【重点难点】1.认识弧、圆心角、扇形,能准确判断扇形。2.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的关系。【方法指导】1.教学方法:引导质疑、组织探究。2.学习方法:体验感情、知识迁移。一、导入新课1.圆的特征是什么?它由哪些部分组成,名称是什么?决定圆的位置和大小的是什么?2.什么叫圆的周长?什么叫圆的面积?3.画出一个半径是6 cm的圆。4.用量角器分别画出60°、90°、120°的角。二、探究新知1.认识与扇形有关的概念(1)引入新课。教师用多媒体出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扇形物体:扇贝、扇形藻、折扇……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实物图片,说一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再举例说一说还有哪些物体具有这样的特征。师:这些物体的名称都含有一个“扇”字,“扇”是对它们外形特征的描述,说明这些物体都是扇形的,那么什么是扇形呢?它和圆外形有些相似,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种图形——扇形。(板书课题)(2)认识弧。①教师用圆规在黑板上用虚线画出一个圆,并在圆上取A,B两点。②用彩色粉笔描红A,B两点之间的部分。③教师指着用彩色粉笔描红的部分告诉学生: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读作“弧AB”。④让学生在自己所画的圆上画出一条弧,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展示学生画的弧,让学生评议。(3)认识扇形。①教师用粉笔分别连接圆心O和弧AB两端的A,B两点,画出两条半径OA,OB,并将弧AB和半径OA,OB所围成的图形用彩色粉笔涂上颜色。②让学生观察所画图形中的涂色部分。想一想涂色部分是由什么围成的,它像什么?并互相议一议。③教师在学生观察、思考、议论的基础上,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接着教师指着图中的涂色部分说:“它像一把扇子,我们把它叫做扇形。根据它的特征,你能用语言概括一下扇形的定义吗?”师生共同讨论,得出: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④让学生在自己所画的圆中画一个扇形,教师巡视指导,让学生评议。(4)认识圆心角。①让学生观察,找一找扇形内有没有角。②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在图上指出∠AOB,并让学生说一说这个角是怎样构成的,它的顶点在哪个地方。③教师在学生明确∠AOB是由两条半径构成,它的顶点在圆心上以后指出:像∠AOB这样,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2.认识同一圆中,扇形的大小和圆心角的关系(1)让学生用量角器量一量自己所画扇形的圆心角是多少度,然后在同一个圆内再画两个扇形,一个比原来所画的扇形大,另一个比原来所画的扇形小。(2)让学生观察、议一议: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由小组代表汇报。(3)教师在学生汇报后指出: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有关。圆心角大的扇形比较大,圆心角小的扇形比较小。3.扇形与圆形的关系(1)让学生联系扇形的概念和特征,议一议扇形和圆形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2)教师在学生讨论后指出:半径相等、圆心角的和是360°的几个扇形,能够组成一个圆形。(3)思考:以半圆为弧的扇形的圆心角是多少度?以圆为弧的扇形呢?让学生用量角器量一量然后回答。如果不用量角器,你能知道它们的圆心角各是多少度吗?见教材课后练习和相应单元的练习部分。扇形扇形: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圆心角: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本节课主要认识了与扇形有关的弧、圆心角,学习了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的关系,以及扇形与圆形的关系。教学中通过出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扇形物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经历由物到形再到认识图形的过程。用“联系”的观点进行教学,抓住扇形与圆形的联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