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几和第几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几和第几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1.2 几和第几
【教学目标】
1.认识几和第几,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说明相关物体有几个和某个物体是第几个。
2.经历对具体情境中排列情况的观察,通过讨论和交流,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在具体情境中练习运用“上下、前后、左右”这些词语与“第几”相结合描述物体的位置,培养学生观察、探索和推理的意识。
3.在学习中体会实际生活中几和第几的现实背景。在自己观察、表达并获得新认识的过程中初步形成学习的自信心,发展语言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区分和理解几、第几的不同含义,并能在生活实际中运用。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几和第几来回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
学法:探究学习法、合作交流法。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平时坐公交车需要排队。你们还知道在哪里需要排队吗?
生:打饭需要排队,放学回家需要排队、景区购票需要排队、体育课需要排队投篮……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对!今天我们一起去篮球场上看看,同学们投篮有没有排队吧!
(教师展示)
二、探究新知
师:看,大家都在排队投篮呢!这里面还有我们学习过的数学知识呢!用我们学习过的数数的方法,请同学们数出4个人,再圈一圈。
生1:我圈出的是正在投篮的小女孩、头上有蝴蝶结的小女孩、扎了两条辫子的小女孩、戴帽子的小男孩。
生2:我圈的是所有男生、正在投篮的小女孩、头上有蝴蝶结的小女孩。
生3:我圈出了除戴帽子的男孩外的其他4人。
师:同学们的想法都是正确的,无论怎么数,只要数量是4就可以啦!接下来请同学们找一找排在第4个的人是谁,然后圈一圈。
生1:我圈出的是戴帽子的小男孩,他排在第4个。
师:同学们,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2:我同意他的说法,因为从前往后数,正在投篮的小女孩是第1个,没戴帽子的小男孩是第2个,头上有蝴蝶结的小女孩是第3个,所以戴帽子的小男孩是第4个。
师:你们说得都很对,在日常生活中排队时,我们一般按照从前往后的顺序数。
同学们,刚刚我们解决了2个问题,一个是圈出4个人,一个是圈出第4个人。2个问题都有“4”,为什么圈出的结果不一样呢?
(学生交流讨论)
师总结:圈出4个人,无论怎么圈,只要保证数量是4就可以了,而圈第4个人是需要按一定的顺序(从前往后)依次数,只有戴帽子的小男孩1个人是排第4个的。“4”这个数不仅能表示一共是4个人,还可以表示排第4。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相应课时“想想做做”第1题。
按要求涂4只和第4只。
2.完成教材相应课时“想想做做”第2题。
数楼层时,要从下往上数;数第几只猴子时,可以从上往下数,也可以从下往上数。
3.完成教材相应课时“想想做做”第4题。
数一数,并按要求回答。
四、课堂小结
“几”和“第几”是不一样的,“几”表示事物数量的多少,无顺序,“第几”表示事物排列的顺序,按一定的顺序。
五、作业布置
1.教材相应课时“想想做做”第5题。
2.相应课时的练习。
几和第几
“几”表示事物数量的多少,无顺序。
“第几”表示事物排列的顺序,按一定的顺序。
  本节课借助排队投篮的情境图,让学生参与到情境中,在观察和探究的过程中掌握“几”和“第几”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时间问题,对题中有隐藏信息的题目设计较少,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多设计有隐藏条件或根据实际生活中习惯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