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认识0 教学设计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 认识0 教学设计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1.3 认识0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0”的意义,表示一个也没有,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读写“0”。借助直尺上的“0”,理解0可以表示起点,了解0~5的顺序,初步建立模型观念。
2.通过紧密联系生活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3.体会0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初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初步知道0的含义,会读、写0,理解0~5的数序。
【教学难点】
理解0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直尺。
【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
学法:探究学习法。
一、情境导入
星期天天气晴朗,3个活泼可爱的小朋友聚在了公园的宽阔草坪上,决定开展一场趣味横生的套圈游戏。游戏规则很简单,每个小朋友将手中的套圈扔出,让它稳稳地套在长颈鹿的脖子上就可以了。
二、探究新知
1.0的认识及读、写。
师:3个小朋友分别套中几个?用哪个数表示呢?你知道哪个小朋友还需要多加练习吗?
(学生数数交流)
生1:穿绿色衣服的男生扔的套圈,有2个在地上,1个在长颈鹿的脖子上,所以用“1”表示。
生2:小女孩套中了3个,用“3”表示。
生3:蓝色衣服的小男孩还需要勤加练习,他一个也没套中。我想应该用“0”表示。
师:蓝色衣服的小男孩一个也没有套中,你看他耷拉着脑袋一脸不高兴呢!一个也没有,我们就用“0”表示。
0和1,2,3,4,5一样也是一个数,当一个也没有的时候就用“0”表示。“0”表示没有,它读作“零”。
写“0”时,从格子的上线中间起笔,向左画弧形,碰左线、下线,再向上画弧形,碰右线,向上与起点重合。写“0”时注意上下左右要贴线,把口封好。
师小结:一个物体也没有要用“0”表示。写“0”时要封闭。
2.0在生活中的应用。
师:我们刚才认识了“0”,它表示一个也没有。“0”我们并不陌生,我们每天用的直尺上就有“0”。
(教师出示,展示直尺)
师:观察这把直尺,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生:我在直尺的开头找到了“0”,我能读出尺子上的数0,1,2,3,4,5。
师:那么“0”为什么在“1”的前面呢?
生:因为0比1小,所以0在1的前面。
师:我们再想一想,0就只比1小吗?
生:不是,0比2,3,4,5都小。
师:我们可以说在直尺上,从“0”开始越往后数越大,反过来,数越大,离“0”越远。在直尺上“0”表示起点。
生:温度计上也有“0”,那么这个“0”表示一个也没有,还是表示起点呢?
师:在温度计上的“0”不表示一个也没有,也就是0摄氏度不表示没有温度,科学上认定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和水的混合物的温度是0摄氏度。在温度计上,“0”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线。
师小结:“0”可以表示起点,从0开始,向右的数依次是1,2,3,…。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相应课时“想想做做”第1题。
数出几只鸟,就用几表示,0表示一只鸟没有。
2.完成教材相应课时“想想做做”第2题。
按顺序填一填,再和同桌交流订正,最后一起读一读。
3.完成教材相应课时“想想做做”第3题。
按规律涂一涂,再数一数、写一写。
四、课堂小结
1.0的含义:0表示一个也没有,还表示开始或起点。
2.0~5的顺序:从前往后数,0,1,2,3,4,5。
五、作业布置
相应课时的练习。
认识0
1 3 0 (0表示一个也没有)
0的书写:
读作:零
  本节课借助小朋友玩套圈游戏的情境图,让学生参与到情境中,在观察和探究的过程中了解到0表示一个也没有,初步建立数感。在直尺上认识0,得出0表示起点,并且用直尺上的数理解0~5的数序,让学生建立起模型观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