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6 减法【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认识减号,能准确读写减法算式,进一步渗透符号化的数学思想。2.能正确计算5以内数的减法,能用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运算能力。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思考,培养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数的减法。【教学难点】理解减法的含义,理解和学会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小正方体。【教学方法】教法:讲授法、情境教学法。学法: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一、导入新课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几个活力四射的小朋友在公园宽阔的广场上享受着滑板的乐趣。就在这时,有两个小朋友被远处飞来的蝴蝶吸引了,追逐蝴蝶去了。出示教材情境图。师:同学们,观察这幅图,你们知道了什么?你们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观察交流,教师巡视指导)生:原来有5个小朋友在玩滑板,走掉了2个,还剩下几个?教师引导:要求还剩几人。就是从5人里去掉2人后,剩下的人数,用减法计算。师:这个过程怎么用算式表示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减法。二、探究新知1.认识减法,理解含义。师:同学们,你们谁能告诉老师,还剩下几个小朋友呢?是怎么计算的呢?生1:还剩下3个小朋友,原来有5个,走掉了2个人,还剩下3个。生2:5个小朋友去掉1个是4个,再去掉1个,剩3个小朋友。师:同学们说得非常棒!5人去掉2人是3人,用减法表示。(板书:5-2=3)让同学们用小正方体代表小朋友,表示出5个小正方体去掉2个小正方体还剩下3个小正方体。读算式:5减2等于3。5表示被减数,2表示减数,3表示差。小结:“-”的名字是“减号”,它表示了一种计算方法——减法,从总数里去掉一些,应该用减法计算。2.学会计算,掌握方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5-2=3是怎么计算出来的?生:可以通过接着倒数的方式计算。4,3。5-2=3。(出示教材数线图)师:我们计算的算式是5-2,那我们可以从5接着倒数,减1个是4,再减1个是3。在数线上可以这样表示。(演示数线的变化过程)出示教材“想想做做”第1题第2幅图,让学生说出图意。生:河中原来有4只鸭子,游走了2只鸭子,还剩下2只鸭子在水中游。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列出减法算式。(板书:4-2=2)师:算式中的每个数代表什么意思?在小组中互相交流。(指名学生回答)生:算式中的第一个“4”表示原有的4只鸭子,第二个“2”表示游走的2只鸭子。师:谁知道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的?生集体回答:得数是2,从4接着倒数,3,2。引导学生说出计算的方法。3.联系生活,丰富对减法的认识。师:你们能用5-2=3讲一个数学故事吗?(小组交流,并指名回答)生1:树上有5只鸟,飞走了2只,还剩下3只小鸟。生2:小明手中有5个气球,不小心飘走了2个,还剩下3个气球。……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并用减法算式表示。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相应课时“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先说清楚题意,然后根据题意提出问题,再填或列式计算。教师指名学生说说怎样算出得数。2.完成教材相应课时“想想做做”第2题。让学生照样子用小正方体表示算式,先摆一摆,再填得数。同时可以让学生根据“从几里面去掉几还剩下几”来口算结果。3.完成教材相应课时“想想做做”第3题。引导学生完成数线,得出算式结果。四、课堂小结这堂课我们认识了减法,会用数图、摆小正方体,画数线的方法来计算减法,学会了得数在5以内的减法。五、作业布置1.教材相应课时“想想做做”第4,5题。2.相应课时的练习。减法读作:5减2等于3。从总数里去掉一些,应该用减法计算。 教学中通过具体的情境演示、学具操作和自主探究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减法的含义及列式计算,渗透符号化的数学思想。能够熟练计算5以内的减法,并能与生活相联系,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