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可爱的小猫 (教案)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5 可爱的小猫 (教案)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精品教案 | 数学学科
2.5 可爱的小猫
1.结合“小猫吃鱼”的情境图,探索并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进一步巩固对减法的认识。
2.能正确计算和0有关的5以内数的加法与减法,初步体验加减法的互逆关系,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初步体验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教师准备:、计数器。
学生准备:搜集生活中关于0的事物信息。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学习方法:合作交流法、探究学习法。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童话故事吗?
生:听过。
师:可是你们会讲童话故事吗?今天我们就要来编一个小猫吃鱼的故事。
(展示教材情境图)
师:大家看图上都有什么?图上的鱼是怎么变化的?
生:图上有猫、鱼、盘子,鱼被猫1条1条地吃掉了。
师:小组讨论,编一个故事,比如说,妈妈为小猫过生日,准备了3条小鱼,可是妈妈一直没有回来,小猫等着急了,就把鱼1条1条地吃掉了。
(选小组代表回答,适时板书课题:可爱的小猫)
1.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师:盘子里原来有3条鱼,小猫实在饿了,就吃了1条鱼,这时还剩多少条鱼?我们应该用减法,谁能把算式告诉大家?
生回答。(板书:3-1=2)
师:吃了1条小鱼后,小猫还是非常饥饿,又想吃鱼了,可是妈妈还是没有回来,于是小猫又吃了1条鱼,这时还剩几条鱼呢?该怎么列式呢?
生回答。(板书:2-1=1)
师:看最后一幅图,小猫又吃了盘子里的最后1条鱼,还剩多少条鱼呢?该怎么列式?
生回答。(板书:1-1=0)
师小结:小猫每次吃掉1条鱼,就从总数里减1,总数逐渐减少,得数也逐渐变小。第三次从总数1条中去掉1条,没有剩余,得数用“0”表示。
(板书:0)
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再次组织学生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培养学生从多角度看问题的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2.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老师把计数器上的5个珠子,拨成了4个一堆和单独的1个,你能用我们学的数学知识列算式表示出来吗?
学生可能会说:4+1=5 1+4=5 5-1=4
5-4=1
(以上算式都可以,回答多的学生要多鼓励)
师:同学们能想出这么多算式,真棒!如果老师把珠子拨成3和2,又该怎么列式呢?
(以下几个算式的教学过程基本类似,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师:同学们仔细看看,每幅图可以列出的四个算式,它们有什么关系呢?
师:加法算式可以倒回去变成减法算式,减法算式也可以倒回去变成加法算式。(引导学生理解)
3.试一试。
师:同学们都喜欢玩套圈游戏吧!套圈是一项健康又有趣的娱乐项目。你们看,这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圈?套中了几个圈?
(展示教材“想一想,填一填”图)
师:如果你是图中的小朋友,你可能套中几?你能列一个加法算式和一个减法算式吗?
(4+0=4或4-4=0)
1.完成教材相关课时“练一练”第1题。
老师讲解题意,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相关课时“练一练”第3题。
学生限时独立完成。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得数是0或算式中有0的加减法,同时理解加法和减法是互逆运算的关系。
1.完成教材相关课时“练一练”第2,4题。
2.完成相关同步练习。
教学中通过“小猫吃鱼”的具体情境,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动手操作、课堂讨论、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在老师的引导下,归纳总结出得数是0或算式中有0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验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