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5圆的周长(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教材第9页1.认识圆的周长,能用滚动、线绕等方法测量圆的周长。2.在测量活动中探索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以及圆周长的计算方法。3.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并能运用圆的周长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1.探索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2.运用圆周长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师准备:多媒体、圆形实物、细绳。学生准备:卷尺(皮尺)、直尺、细绳、圆形实物(多个)。教学方法:观察、演示、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出示)两只兔子在草地上跑步,白兔沿着正方形路线跑,灰兔沿着圆形路线跑。提问1:要求白兔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求这个正方形的什么?什么叫正方形的周长?怎样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引导学生复习正方形的周长的意义及计算方法)提问2:要求灰兔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求圆的什么?什么叫圆的周长?[引导学生得出: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板书)]师:怎么计算圆的周长?今天我们学习“圆的周长(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板书课题)1.感知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出示)师:车轮滚动一周的长度就是车轮的周长。(板书)上面的两种车轮都滚动一周,它们的运动路程一样长吗?引导学生在分析思考的过程中,渗透“化曲为直”思想,同时也感受圆的周长的长短与车轮直径大小的关系:圆的直径越大,周长越长;直径越小,周长越短。2.如何测量车轮的周长?师提问:如何测量车轮的周长呢?用手中的圆片试试看。(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后全班汇报)(师总结提示)(1)可以在圆片的边缘做一个记号,把这个记号与直尺上的0刻度对齐,然后把圆片在直尺的边缘上向右滚动一周,就能测量出圆片的周长。(2)也可以用细线绕圆片一周,然后把细线拉直,用直尺测量出细线的长度,就是圆片的周长。教师总结:不管是用“滚动法”,还是“绕线法”,我们都可以成功地测量出圆片的周长。在这个过程中,其实质就是我们把曲线转化成直线,进而测量其长度。这种“化曲为直”的方法,有效地帮我们解决了测量圆的周长的问题。(板书)线绕拉直、滚动―→化曲为直3.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并认识圆周率。(1)猜想:圆的周长可能与什么有关呢?师生明确:圆的周长可能与直径有关,也可能与半径有关。(2)验证猜想。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4倍,圆的周长与直径或半径也有倍数关系吗?这些问题只有经过实验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进行合作,分别测量1元、5角和1角硬币的周长和直径,并完成下面的表格。圆的周长/cm 圆的直径/cm 周长与直径的商(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分别测量3枚硬币的周长和直径,计算并完成表格。教师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师生共同完成表格的填写。4.探究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认识圆周率)。提问:观察上表,你们能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什么关系吗?明确: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教师总结:实际上,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计算时通常取3.14。也就是说:圆的周长÷圆的直径=π(板书)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圆的周长的测量方法,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以及认识了圆周率。1.计算下列各题,并熟记它们的得数。2π= 3π= 4π= 5π=6π= 7π= 8π= 9π=2.教材第10页练一练第2题。3.选用相应单元的课时练。圆的周长(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车轮的周长:车轮滚动一周的长度。测量方法:滚动法、线绕拉直法―→化曲为直。圆周率:π≈3.14。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圆的周长÷圆的直径=π。教学中主要采用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相互交流等活动,体验提出问题—猜想—验证—应用等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