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7种求法【方法一】公式法(未知夹角的两向量的数量积,用已知夹角的基底去表示出来,转化为已知夹角的数量积问题)【例1】如图,在边长为的正三角形ABC中, 设,,则 .【答案】A【详解】,,又,,故选:A.【例2】在平面四边形中,,分别为,的中点.若,,且,则( )A. B. C. D.【答案】B【详解】连接,,如图,可知. 由,即,可得.从而,,所以.故选:B.变式1在边长为的正三角形中,设,,若,则的值为( )A. B. C. D.【方法二】坐标法记,,则,建立坐标系,求出点坐标,从而求出向量的数量积。【例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是轴上的两个动点,且,则的最小值为 .【答案】C【详解】设点,点,,则,,∴;当时,的最小值为-3,故选:C【例4】已知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为平面内一点,则的最小值是( )A. B. C. D.变式2 如图,在平面四边形中,,,,.若点为边上的动点,则的最小值为( )B. C. D.3变式3 在四边形中,,,,,点在线段的延长线上,且,则 .【方法三】投影法(数量积的几何意义)(其中OC为OB在OA方向上的投影,若投影和OA同方向,则为+,反之为-)【例5】如图,在圆中,已知弦,弦,那么的值为( )【答案】A【详解】由已知得.如图:作于,则就是在上的射影,且.根据数量积的几何性质可知.同理可得,故.故选:A.【例6】在边长为2的正六边形ABCDEF中,动圆的半径为1、圆心在线段CD(含端点)上运动,点P是圆Q上及其内部的动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 B. C. D.【答案】A【详解】由,可得为与在方向上的投影之积.正六边形ABCDEF中,以D为圆心的圆与DE交于M,过M作于,设以C为圆心的圆与垂直的切线与圆切于点N与延长线交点为,则在方向上的投影最小值为,最大值为,又,,则,则的取值范围是,故选:A变式4如图,在中,,,是以为直径的上半圆上的动点(包含端点,),是的中点,则的最大值是 .变式5 在中,,,是的外心,则的最大值为( )A.2 B.C. D.4【例7】已知O是所在平面内一点,且,,,则的最大值为( )A. B. C. D.【答案】B【详解】根据,可得,即可得;即可知点轨迹是以为圆心,半径为的圆,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当与圆相切时,取到最大,又,可知此时.故选:B.【例8】设,,为平面向量,,若,则的最大值是( )A. B. C. D.【答案】B【详解】∵,若与的夹角为知∴, 令,设而= 2x,故求它的最大值即是求x的最大值故,,又即∴,即方程有解:,解得:∴的最大值为,故选:B★变式6设为平面向量,,若,则的最大值为( )A.2 B. C. D.5【方法四】极化恒等式(主要用于求解动点有关的取值范围问题)极化恒等式:在中,若AM是的BC边中线,有以下两个重要的向量关系:定理1 若AM是的中线,则.定理2 在中,若M是BC的中点,则有(三角形两邻边的数量积等于中线的平方减去对边一半的平方)。【例9】设点P是边长为2的三边上的一动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详解】如图,则,设的中点为,则,显然,当在点时,的值最大,此时;当时,的值最小,此时,所以的取值范围为【例10】如图,在中,,,,是的中点,、分别是边、上的动点,且EF=1,则的最小值等 .【答案】【详解】如图所示,取的中点,可得,因为,则,可得,又因为,且,,,是的中点,所以,所以,即则的最小值为.故答案为:#.变式7 如图所示,△ABC是边长为8的等边三角形,点P为AC边上的一个动点,长度为6的线段EF的中点为点B,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变式8 如图,在中,,,是以为直径的上半圆上的动点(包含端点,),是的中点,则的最大值是 ;变式9(多选题)如图,在平面四边形ABCD中,,,,.点F为边AB中点,若点E为边CD上的动点,则( )A.三角形EAB面积的最小值为 B.当点E为边CD中点时,C. D.的最小值为★思考题:已知在中,,若斜边上有异于端点的两点,且,则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方法五】余弦定理=由余弦定理可知 带入上式,则结论:构造三角形之后,两向量的数量积等于两邻边的平方和减对边的平方,之后再除以2。【例11】在中,已知,,求的值【答案】【详解】=变式10 在中,已知,且,求的取值范围,【方法六】矩形大法如图,在矩形中,若对角线和交于点,为平面内任意一点,有以下两个重要的向量关系:① ;②证明:①连接,根据极化恒等式,可得;②根据极化恒等式,可得【例12】在矩形中,,,为矩形所在平面上一点,满足,,则 .【详解】如图.设AC与BD交于点E,联结PE.则E为AC、BD的中点..类似地,.又,于是,.由,故.【例13】在平面内,,,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B. C. D.【详解】如图在三角形中为中点,,又因为,即,即,即,即选.【例14】 已知、是平面内两个互相垂直的单位向量,若向量满足,则的最大值是( )A.1 B.2 C. D.【详解】辅助圆法,如图,构造,,,取中点M,根据题意可知,,显然C在以为斜边的圆上,故,根据几何意义可知,四点共圆,故当C位于图中C'时,。变式11在中,点D是斜边AB的中点,点P为线段CD的中点,则等于( )A.2 B.4 C. 5 D. 10变式12已知向量、、满足,,,且,则的取值范围是 _ .★【方法七】对角线定理对角线向量定理(斯坦纳定理) 。(外外+内内)-(前前+后后)如图所示,在中,由余弦定理的向量式有;在中,同理有.所以在四边形ABCD中,,即,这就是对角线向量定理(斯坦纳定理).【例15】如图,在圆O中,若弦,弦,则的值是( )B. C. D.【详解】如图所示,由对角向量定理得,所以选;变式13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若,,,则等于( )B. C. D.课后练习1.如图,在中,D是线段上的点,且,O是线段的中点延长交于E点,设.(1)求的值;(2)若为边长等于2的正三角形,求的值.2.在正方形中,,,分别为线段,上的动点,且,则的取值范围为______.3.如图,在菱形ABCD中,,,E,F分别在边BC和CD上,且,.(1)当时,用向量,表示;(2)求的取值范围.4.在中,,点是边上的一点(包括端点),点是的中点,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5.点M在边长为4的正△ABC内(包括边界),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6.如图,正方形的边长为2,圆半径为1,点在圆上运动,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7.已知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内接于圆O,点P是正方形ABCD四条边上的动点,MN是圆O的一条直径,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8.如图,已知菱形的边长为2,.若为菱形内部(含边界)任一点,则的最大值是( )A.2 B.4C. D.9.平行四边形中,,,,点P在边上,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7种求法【方法一】公式法(未知夹角的两向量的数量积,用已知夹角的基底去表示出来,转化为已知夹角的数量积问题)【例1】如图,在边长为的正三角形ABC中, 设,,则 .【答案】A【详解】,,又,,故选:A.【例2】在平面四边形中,,分别为,的中点.若,,且,则( )A. B. C. D.【答案】B【详解】连接,,如图,可知. 由,即,可得.从而,,所以.故选:B.变式1在边长为的正三角形中,设,,若,则的值为( )A. B. C. D.【答案】D【详解】由可得:D为BC中点,即由得,,又因为在边长为的正三角形中,所以,故,解得,故选:D【方法二】坐标法记,,则,建立坐标系,求出点坐标,从而求出向量的数量积。【例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是轴上的两个动点,且,则的最小值为 .【答案】C【详解】设点,点,,则,,∴;当时,的最小值为-3,故选:C【例4】已知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为平面内一点,则的最小值是( )A. B. C. D.【详解】如图,则,,,设,则,,,则,当,时,取最小值。变式2 如图,在平面四边形中,,,,.若点为边上的动点,则的最小值为( )B. C. D.3【答案】A【详解】分析:由题意可得为等腰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把数量积分拆,设,数量积转化为关于t的函数,用函数可求得最小值。详解:连接BD,取AD中点为O,可知为等腰三角形,而,所以为等边三角形,。设=所以当时,上式取最小值 ,选A.变式3 在四边形中,,,,,点在线段的延长线上,且,则 .【答案】.【详解】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则,.因为∥,,所以,因为,所以,所以直线的斜率为,其方程为,直线的斜率为,其方程为.由得,,所以.所以.【方法三】投影法(数量积的几何意义)(其中OC为OB在OA方向上的投影,若投影和OA同方向,则为+,反之为-)【例5】如图,在圆中,已知弦,弦,那么的值为( )【答案】A【详解】由已知得.如图:作于,则就是在上的射影,且.根据数量积的几何性质可知.同理可得,故.故选:A.【例6】在边长为2的正六边形ABCDEF中,动圆的半径为1、圆心在线段CD(含端点)上运动,点P是圆Q上及其内部的动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 B. C. D.【答案】A【详解】由,可得为与在方向上的投影之积.正六边形ABCDEF中,以D为圆心的圆与DE交于M,过M作于,设以C为圆心的圆与垂直的切线与圆切于点N与延长线交点为,则在方向上的投影最小值为,最大值为,又,,则,则的取值范围是,故选:A变式4如图,在中,,,是以为直径的上半圆上的动点(包含端点,),是的中点,则的最大值是 .【答案】6【详解】取的中点,连接交半圆与点,则,又,即,当且仅当与重合时取等号,故的最大值是6.故答案为:6.变式5 在中,,,是的外心,则的最大值为( )A.2 B.C. D.4【答案】B【详解】设角所对的边分别为,,,因为是的外心,记中点为,则有,即,可得,在中,由正弦定理可得:,则,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所以的最大值为.故选:B.【例7】已知O是所在平面内一点,且,,,则的最大值为( )A. B. C. D.【答案】B【详解】根据,可得,即可得;即可知点轨迹是以为圆心,半径为的圆,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当与圆相切时,取到最大,又,可知此时.故选:B.【例8】设,,为平面向量,,若,则的最大值是( )A. B. C. D.【答案】B【详解】∵,若与的夹角为知∴, 令,设而= 2x,故求它的最大值即是求x的最大值故,,又即∴,即方程有解:,解得:∴的最大值为,故选:B★变式6设为平面向量,,若,则的最大值为( )A.2 B. C. D.5【答案】C【详解】根据题意不妨设,,,则,求的最大值,即求的最大值,,,,,关于的方程有解,,令,则,,令,则,当时,,,,的最大值为:.故选:.【方法四】极化恒等式(积化平方差)主要用于求解动点有关的取值范围问题极化恒等式:在中,若AM是的BC边中线,有以下两个重要的向量关系:定理1 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角线的平方和等于两条邻边平方和的两倍.以此类推到三角形,若AM是的中线,则.定理2 在中,若M是BC的中点,则有(三角形两邻边的数量积等于中线的平方减去对边一半的平方)。【例9】设点P是边长为2的三边上的一动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详解】如图,则,设的中点为,则,显然,当在点时,的值最大,此时;当时,的值最小,此时,所以的取值范围为【例10】如图,在中,,,,是的中点,、分别是边、上的动点,且EF=1,则的最小值等 .【答案】#.【详解】如图所示,取的中点,可得,因为,则,可得,又因为,且,,,是的中点,所以,所以,即则的最小值为.故答案为:#.变式7 如图所示,△ABC是边长为8的等边三角形,点P为AC边上的一个动点,长度为6的线段EF的中点为点B,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答案】【详解】由线段EF的中点为点B,得出..当点P位于点A或点C时,取最大值8.当点P位于的中点时,取最小值,即,∴的取值范围为,∴的取值范围为.故答案为:.变式8 如图,在中,,,是以为直径的上半圆上的动点(包含端点,),是的中点,则的最大值是 ;【答案】 2【详解】因为,,所以,即,所以,当且仅当与重合时取等号,故的最大值是2.故答案为:2;变式9(多选题)如图,在平面四边形ABCD中,,,,.点F为边AB中点,若点E为边CD上的动点,则( )A.三角形EAB面积的最小值为 B.当点E为边CD中点时,C. D.的最小值为【答案】AB【详解】由题,当E在D点时,取得最小值,,故A项正确;当E为CD中点时,,又因为,所以,故B项正确;当E在D点时,由余弦定理计算可得,所以,故C项错误;因为,而,所以,又,所以,故D项错误.故选: AB★思考题:已知在中,,若斜边上有异于端点的两点,且,则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答案】C【详解】有题可知.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有点.设,则.所以.因为点到边的距离,所以的面积为定值.所以,故,故选C.【方法五】余弦定理=由余弦定理可知 带入上式,则结论:构造三角形之后,两向量的数量积等于两邻边的平方和减对边的平方,之后再除以2。【例11】在中,已知,,求的值【答案】【详解】=变式10 在中,已知,且,求的取值范围,【答案】【方法六】极化恒等式之矩形大法如图,在矩形中,若对角线和交于点,为平面内任意一点,有以下两个重要的向量关系:① ;②证明:①连接,根据极化恒等式,可得;②根据极化恒等式,可得【例12】在矩形中,,,为矩形所在平面上一点,满足,,则 .【详解】如图.设AC与BD交于点E,联结PE.则E为AC、BD的中点..类似地,.又,于是,.由故.【例13】在平面内,,,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详解】如图在三角形中为中点,,又因为,即,即,即,即选.【例14】已知、是平面内两个互相垂直的单位向量,若向量满足,则的最大值是( )A.1 B.2 C. D.【详解】辅助圆法,如图,构造,,,取中点M,根据题意可知,,显然C在以为斜边的圆上,故,根据几何意义可知,四点共圆,故当C位于图中C'时,。变式11在中,点D是斜边AB的中点,点P为线段CD的中点,则等于( )A.2 B.4 C. 5 D. 10【答案】D【详解】如图,将补全成矩形,,故变式12已知向量、、满足,,,且,则的取值范围是 _ .【详解】如图所示,令,,,易知,则作矩形ACBD,根据矩形大法可知,即,根据,,即,.★【方法七】对角线定理对角线向量定理(斯坦纳定理) 。(外外+内内)-(前前+后后)如图所示,在中,由余弦定理的向量式有;在中,同理有.所以在四边形ABCD中,,即,这就是对角线向量定理(斯坦纳定理).【例15】如图,在圆O中,若弦,弦,则的值是( )B. C. D.【详解】如图所示,由对角向量定理得,所以选;变式13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若,,,则等于( )B. C. D.【答案】A【详解】如图所示,由对角向量定理得,所以选;课后练习1.如图,在中,D是线段上的点,且,O是线段的中点延长交于E点,设.(1)求的值;(2)若为边长等于2的正三角形,求的值.【答案】(1),(2)【详解】(1)因为O为的中点,,又,故(2)法一,设,因为O为的中点,,∴∵B,O,E三点共线,所以,得故因为为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故(法二)设又由(1)知与为非零的共线向量.与为非零的共线向量,所以,得∴因为为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故.2.在正方形中,,,分别为线段,上的动点,且,则的取值范围为______.【答案】【详解】设,则,,得,,所以,由,得,得,所以,故答案为:3.如图,在菱形ABCD中,,,E,F分别在边BC和CD上,且,.(1)当时,用向量,表示;(2)求的取值范围.【答案】(1);,(2).【详解】(1)根据题意,由向量的线性运算可知,当时,.(2)因为,,由向量的线性运算,可得.因为,所以,因为,所以4.在中,,点是边上的一点(包括端点),点是的中点,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答案】【详解】依题意,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点,因为,,所以,,,所以,又因为点是的中点,所以是的中位线,则,,所以,因为点是边上的一点(包括端点),过点作于,则,结合图形可知:当点在点位置时,最小,最小为0,此时;当点在点位置时,最大,最大值与相等,此时;综上,的取值范围是.故答案为:.5.点M在边长为4的正△ABC内(包括边界),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答案】B【详解】设分别是的中点,则,由于在三角形内(包括边界),且,所以点的轨迹是,所以..故选:B6.如图,正方形的边长为2,圆半径为1,点在圆上运动,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答案】C【详解】设与的夹角为,则,,因为,所以,故选:C7.已知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内接于圆O,点P是正方形ABCD四条边上的动点,MN是圆O的一条直径,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答案】D【详解】设圆的半径为,则,所以.如图,根据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可知,,且,所以.由已知可得,正方形上的点到点的距离,所以,所以.故选:D.8.如图,已知菱形的边长为2,.若为菱形内部(含边界)任一点,则的最大值是( )A.2 B.4C. D.【答案】D【详解】取线段的中点,连接,如图,有,因此,因此最大,当且仅当最长,即点与点重合,显然,,,因此,即的最大值为,所以的最大值是.故选:D9.平行四边形中,,,,点P在边上,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答案】【详解】,且在平行四边形中,, .以A为原点建坐标系,则点P在边上,设,;,所以.故答案为: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7种求法(原卷版).docx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7种求法(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