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等比数列知识点一 等比数列的有关概念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常数(不为零),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通常用字母表示,定义的表达式为.等比中项:如果,,成等比数列,那么叫做与的等比中项.即是与的等比中项 ,,成等比数列 .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公比为,则它的通项公式.推广形式:【题型一】 等比数列通项公式【例1】在等比数列中,(1),,求;(2),,若,求n的值.(3)公比 ,且 ,求(4)已知 ,求【详解】(1)设数列的公比为q,因为,所以,,所以.(2)因为,所以.由,得.由,解得.(3)由 ,得 ,即,代入,得 ,又 ,解得: (舍)或 ,∴ ,则 ,(4)在等比数列中,,,设公比为,故 ,显然不合题意,两式相除得,即,即 ,解得或.当时, ;当时,,∴或.【例2】在等比数列中,已知,则“”是“”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详解】解:依题意,由;由且;所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例3】在等比数列中,,则( )A.-4 B.8 C.-16 D.16【详解】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则,即,.故选:C.变式1在等比数列中,,则( )A. B. C.16 D.8变式2已知等比数列的各项均为正,且成等差数列,则数列的公比是( )A. B.2 C. D.或变式3已知数列满足,且,则的值是( )A. B.5 C.4 D.知识点二 等比数列的性质等比中项的推广.若时,则,特别地,当时,.①设为等比数列,则(为非零常数),,仍为等比数列.②若,(项数相同)是等比数列,则,,,,仍是等比数列.在等比数列中,等距离取出若干项也构成一个等比数列,即为等比数列,公比为.等比数列的单调性(等比数列的单调性由首项与公比决定).当或时,为递增数列;当或时,为递减数列.【题型二】 等比数列的性质【例4】已知数列是无穷项等比数列,公比为,则“”是“数列单调递增”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答案】D【例5】在等比数列中,是方程的两个实根,则( )A.-5 B.±5 C.5 D.25【答案】A【详解】由题意得,得,则.由,得.【例6】设与是两个不同的无穷数列,且都不是常数列,记集合,下列结论:①若与均为等差数列,则中最多有1个元素;②若与均为等比数列,则中最多有2个元素;③若为等差数列,为等比数列,则中最多有3个元素;④若为递增数列,为递减数列,则中最多有1个元素.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详解】对于①,若与均为等差数列,不妨设各自公差分别为,则,所以,因为与是两个不同的无穷数列,且都不是常数列,所以:(i)若,则,则;(ii)若,则,则不存在;(iii)若,,则;综上①正确;对于②,若与均为等比数列,不妨设各自公比分别为,显然,显然该数列的奇数项都相同,故②错误;对于③,设,,若中至少四个元素,则关于的方程至少有4个不同的正数解,若,则由和的散点图可得:关于的方程至多有两个不同的解,矛盾;若,考虑关于的方程奇数解的个数和偶数解的个数,当有偶数解,此方程即为,方程至多有两个偶数解,且有两个偶数解时,否则,因单调性相反,方程至多一个偶数解,当有奇数解,此方程即为,方程至多有两个奇数解,且有两个奇数解时即否则,因单调性相反,方程至多一个奇数解,因为,不可能同时成立,故不可能有4个不同的整数解,即M中最多有3个元素,故③正确.对于④,因为为递增数列,为递减数列,前者散点图呈上升趋势,后者的散点图呈下降趋势,两者至多一个交点,故④正确.故选:C变式4已知为递增等比数列,则A. B.5 C.6 D.变式5在等比数列中,,是方程的两根,则( )A. B. C. D.变式6已知正项等比数列中,,,成等差数列.若数列中存在两项,,使得为它们的等比中项,则的最小值为( )A.1 B.3 C.6 D.9【题型三】 等比前n项积【例7】(多选)已知等比数列的公比为,其前项的积为,且满足,,,则( )A. B.C.的值是中最大的 D.使成立的最大正整数数的值为198【答案】ABD【详解】∵,∴,∴.∵,∴,又,∴.故A正确.由A选项的分析可知,,∴,∴,,故B正确,C不正确.∴,,∴使成立的最大正整数数的值为198,故D正确.故选:ABD变式7已知等比数列各项均为正数,且满足:,,其前项的积为,,则使得的最小正数n为( )A.36 B.35 C.34 D.33【题型四】 与混合【例8】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设,数列前项和为,求证:.【答案】(1);(2)证明见解析【详解】(1)当时,,两式相减得,,又,,.所以数列是首项为,公比是的等比数列,所以.(2)证明:,因为,所以,因为,所以.变式8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的最大值为( )A. B. C. D.1【题型五】 构造等比数列【例9】已知数列中,.求的通项公式;【详解】因为,所以,又,所以是等比数列,,所以;变式9已知数列满足,若,则( ).A.4 B.3 C. D.2【例10】(多选)已知数列满足,则( )A.成等比数列B.当时,C.当时,【答案】BC【详解】由,得.当时,,故.当时,,是以2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选项A错误;选项B,C正确.故选:BC.变式10已知数列满足,且,求数列的通项公式.【例11】已知正项数列中,,则数列的通项( )A. B.C. D.【答案】D【详解】在递推公式的两边同时除以,得①,令,则①式变为,即,所以数列是等比数列,其首项为,公比为,所以,即,所以,所以,变式11已知数列满足,,.求的通项公式;【题型六】 等比数列的判定【例12】 在数列中,,,且.设,证明:是等比数列;【详解】当时,,由得:,即,又,数列是以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变式12已知数列满足,,设.(1)证明:数列为等比数列.(2)求的通项公式.【例13】已知数列满足,,.(1)若,试问是否存在实数,使得数列是等比数列?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在(1)的条件下,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答案】(1)存在,使得数列是首项为1,公比为的等比数列.(2)【详解】(1)由,得,因为,所以要使数列是等比数列,需使对任意恒成立,所以,解得.此时,且首项所以存在,使得数列是首项为1,公比为的等比数列.(2)由(1)知,,所以.令,得,即,所以.因为,所以,所以数列是以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所以,即,所以. 即.变式13已知数列和满足:,,其中为实数,为正整数.(1)对于任意实数,证明:数列不是等比数列;(2)试判断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并证明你的结论.变式14(多选)记为数列的前项和,若,,则( )A.为等比数列 B.为等差数列C.为等比数列 D.为等差数列【例14】已知数列满足,.(1)求,;(2)设,求证:数列是等比数列,并求其通项公式;【答案】(1),;(2)证明见解析,【详解】(1)因为数列满足,,所以,.即,(2).∵,∴数列的各项均不为0,∴,即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变式15已知数列,,,则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等比数列知识点一 等比数列的有关概念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常数(不为零),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通常用字母表示,定义的表达式为.等比中项:如果,,成等比数列,那么叫做与的等比中项.即是与的等比中项 ,,成等比数列 .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公比为,则它的通项公式.推广形式:【题型一】 等比数列通项公式【例1】在等比数列中,(1),,求;(2),,若,求n的值.(3)公比 ,且 ,求(4)已知 ,求【详解】(1)设数列的公比为q,因为,所以,,所以.(2)因为,所以.由,得.由,解得.(3)由 ,得 ,即,代入,得 ,又 ,解得: (舍)或 ,∴ ,则 ,(4)在等比数列中,,,设公比为,故 ,显然不合题意,两式相除得,即,即 ,解得或.当时, ;当时,,∴或.【例2】在等比数列中,已知,则“”是“”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详解】解:依题意,由;由且;所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例3】在等比数列中,,则( )A.-4 B.8 C.-16 D.16【详解】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则,即,.故选:C.变式1在等比数列中,,则( )A. B. C.16 D.8【答案】A【详解】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则,即,由,可得,即,所以.故选:A变式2已知等比数列的各项均为正,且成等差数列,则数列的公比是( )A. B.2 C. D.或【答案】C【详解】成等差数列,,,即,,故.故选:C变式3已知数列满足,且,则的值是( )A. B.5 C.4 D.【答案】A【详解】由,可得,所以数列是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因为,所以.故选:A知识点二 等比数列的性质等比中项的推广.若时,则,特别地,当时,.①设为等比数列,则(为非零常数),,仍为等比数列.②若,(项数相同)是等比数列,则,,,,仍是等比数列.在等比数列中,等距离取出若干项也构成一个等比数列,即为等比数列,公比为.等比数列的单调性(等比数列的单调性由首项与公比决定).当或时,为递增数列;当或时,为递减数列.【题型二】 等比数列的性质【例4】已知数列是无穷项等比数列,公比为,则“”是“数列单调递增”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答案】D【例5】在等比数列中,是方程的两个实根,则( )A.-5 B.±5 C.5 D.25【答案】A【详解】由题意得,得,则.由,得.【例6】设与是两个不同的无穷数列,且都不是常数列,记集合,下列结论:①若与均为等差数列,则中最多有1个元素;②若与均为等比数列,则中最多有2个元素;③若为等差数列,为等比数列,则中最多有3个元素;④若为递增数列,为递减数列,则中最多有1个元素.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详解】对于①,若与均为等差数列,不妨设各自公差分别为,则,所以,因为与是两个不同的无穷数列,且都不是常数列,所以:(i)若,则,则;(ii)若,则,则不存在;(iii)若,,则;综上①正确;对于②,若与均为等比数列,不妨设各自公比分别为,显然,显然该数列的奇数项都相同,故②错误;对于③,设,,若中至少四个元素,则关于的方程至少有4个不同的正数解,若,则由和的散点图可得:关于的方程至多有两个不同的解,矛盾;若,考虑关于的方程奇数解的个数和偶数解的个数,当有偶数解,此方程即为,方程至多有两个偶数解,且有两个偶数解时,否则,因单调性相反,方程至多一个偶数解,当有奇数解,此方程即为,方程至多有两个奇数解,且有两个奇数解时即否则,因单调性相反,方程至多一个奇数解,因为,不可能同时成立,故不可能有4个不同的整数解,即M中最多有3个元素,故③正确.对于④,因为为递增数列,为递减数列,前者散点图呈上升趋势,后者的散点图呈下降趋势,两者至多一个交点,故④正确.故选:C变式4已知为递增等比数列,则A. B.5 C.6 D.【答案】D【详解】根据题意,等比数列中,设其公比为,因为,则有,又由,且,解得,所以,所以,故选D.变式5在等比数列中,,是方程的两根,则( )A. B. C. D.【答案】A【详解】根据题意,,,则,且,选A变式6已知正项等比数列中,,,成等差数列.若数列中存在两项,,使得为它们的等比中项,则的最小值为( )A.1 B.3 C.6 D.9【答案】B【详解】设正项等比数列公比为,由,,成等差数列,有,即,得,由,解得,若数列中存在两项,,使得为它们的等比中项,则,即,得,则,,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所以的最小值为3. 故选:B【题型三】 等比前n项积【例7】(多选)已知等比数列的公比为,其前项的积为,且满足,,,则( )A. B.C.的值是中最大的 D.使成立的最大正整数数的值为198【答案】ABD【详解】∵,∴,∴.∵,∴,又,∴.故A正确.由A选项的分析可知,,∴,∴,,故B正确,C不正确.∴,,∴使成立的最大正整数数的值为198,故D正确.故选:ABD变式7已知等比数列各项均为正数,且满足:,,其前项的积为,,则使得的最小正数n为( )A.36 B.35 C.34 D.33【答案】B【详解】由得:,.,又,,,,则使得的最小正数n为35.故选:B.【题型四】 与混合【例8】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设,数列前项和为,求证:.【答案】(1);(2)证明见解析【详解】(1)当时,,两式相减得,,又,,.所以数列是首项为,公比是的等比数列,所以.(2)证明:,因为,所以,因为,所以.变式8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的最大值为( )A. B. C. D.1【答案】C【详解】由题意知,故时,,当时,,,则,即,故,则为首项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故,随n的增大而减小,且数列的奇数项均为负值,偶数项为正值,故时,取最大值,最大值为,故选:C【题型五】 构造等比数列【例9】已知数列中,.求的通项公式;【详解】因为,所以,又,所以是等比数列,,所以;变式9已知数列满足,若,则( ).A.4 B.3 C. D.2【答案】B【详解】由可得,所以,则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所以,所以.故选:B.【例10】(多选)已知数列满足,则( )A.成等比数列B.当时,C.当时,【答案】BC【详解】由,得.当时,,故.当时,,是以2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选项A错误;选项B,C正确.故选:BC.变式10已知数列满足,且,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答案】,见解析【详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得即是以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例11】已知正项数列中,,则数列的通项( )A. B.C. D.【答案】D【详解】解法一:在递推公式的两边同时除以,得①,令,则①式变为,即,所以数列是等比数列,其首项为,公比为,所以,即,所以,所以,解法二:设,则,与比较可得,所以,所以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所以,所以,故选:D变式11已知数列满足,,.求的通项公式;【详解】因为,,所以,又,则,所以以4为首项,4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故.【题型六】 等比数列的判定【例12】 在数列中,,,且.设,证明:是等比数列;【详解】当时,,由得:,即,又,数列是以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变式12已知数列满足,,设.(1)证明:数列为等比数列.(2)求的通项公式.【答案】 (1)见证明;(2)【详解】(1)由题知,又因为,所以,由(1)知,所以数列是公比和首项均为2的等比数列.(2)由(2)知,所以,故.【例13】已知数列满足,,.(1)若,试问是否存在实数,使得数列是等比数列?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在(1)的条件下,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答案】(1)存在,使得数列是首项为1,公比为的等比数列.(2)【详解】(1)由,得,因为,所以要使数列是等比数列,需使对任意恒成立,所以,解得.此时,且首项所以存在,使得数列是首项为1,公比为的等比数列.(2)由(1)知,,所以.令,得,即,所以.因为,所以,所以数列是以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所以,即,所以. 即.变式13已知数列和满足:,,其中为实数,为正整数.(1)对于任意实数,证明:数列不是等比数列;(2)试判断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并证明你的结论.【答案】(1)证明见解析;(2)当时是等比数列,证明见解析【详解】(1)解:假设若存在实数,使得数列是等比数列,则必有,,,.由,整理得,矛盾.故假设错误,因此对于任意实数,数列不是等比数列;(2)证明:若存在实数使得数列是等比数列,则常数.,当且仅当,即时上式成立.因此当时,为常数,数列是等比数列.变式14(多选)记为数列的前项和,若,,则( )A.为等比数列 B.为等差数列C.为等比数列 D.为等差数列【答案】AB【详解】由题意知,,故时,,则,即,由,,得,,故,故为等比数列,A正确;由以上分析知,则,故为以为首项,公差为的等差数列,B正确;则,即,则,即,则,则不为常数,故不为等比数列,C错误;由于,故不为常数,故不为等差数列,D错误,故选:AB【例14】已知数列满足,.(1)求,;(2)设,求证:数列是等比数列,并求其通项公式;【答案】(1),;(2)证明见解析,【详解】(1)因为数列满足,,所以,.即,(2).∵,∴数列的各项均不为0,∴,即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变式15已知数列,,,则【详解】由题意得,当时,,所以,①当n为偶数时。②当n为奇数时,由已知可得,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3讲 等比数列同步(原卷版).docx 第3讲 等比数列同步(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