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数列放缩一、分母为指数数列的放缩:指数形式:① ;②.其中③相对比较有规律,例如:已知分母是指数函数,求。利用分离参数的方法求出,则则,通常此时。规律总结:中必须包含指数函数在内。中的分离常数是基于分子与分母指数项前的系数比,且同时要证明分离之后的分式0,则二、平方形式放缩:① ;②③三、根式形式放缩:①;②;③;④;【题型一】 裂项相消放缩【例1】已知数列满足,.(1)判断数列是否是等比数列?若是,给出证明;否则,请说明理由;(2)若数列的前10项和为361,记,数列的前项和为,求证:.【答案】(1)数列成等比数列,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详解】(1)数列成等比数列,证明如下:根据得;,,,即数列成等比数列.(2)由(1)得,,,故,由,得.令,当时,单调递增,且,故,,,,,当时,,综上,知【例2】已知和是公差相等的等差数列,且公差的首项,记为数列的前项和,.(1)求和;(2)若的前项和为,求证:.【答案】(1);(2)证明见解析【详解】(1)由已知得,即,解得,故.(2)由(1)得,则,得证.变式1 正数数列满足,且成等差数列,成等比数列.(1)求的通项公式;(2)求证:.【答案】(1);.;(2)证明见解析.【详解】(1)成等差数列,成等比数列,,,数列为正数数列,,当时,,,,且,则,,,,,,数列是以为首项,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当时,满足上式,,当时,,当时,满足上式,.(2)证明:当时,;当时,;当时,.;综上所述,对一切正整数,有.变式2在数列中,,,在数列中,,.(1)求证数列成等差数列,并求;(2)求证:当时,.【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详解】(1)由,得,得,即,则数列是首项为,公差为的等差数列,所以,所以.(2)由,得,于是,所以,当时,,所以当时,.【例3】已知数列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其前8项的和为64.数列是公比大于0的等比数列,,.(1)求数列和的通项公式;(2)记,,求数列的前项和;(3)设,记,证明:当时,.【答案】(1);;(2);(3)证明见解析【详解】(1)因为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且,所以,解得,所以;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因为,,所以,即,解得(舍去)或,所以.(2)由(1)得,则,.(3)由(1)可知:.又,,所以要证明原不等式成立,只需证明:成立.当时,左边=1,右边=1,左边=右边.当时,因为,因为,所以,因为,所以,因为,所以,所以,即.所以当时,有,所以即,所以,于是,当时,成立.综上所述:当时,.【例4】记为数列的前项和,已知,.(1)求的通项公式;(2)令,证明:.【答案】(1);(2)证明见解析【详解】(1)由题意得:,所以,即.又,所以,所以数列是以1为首项,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所以,即,所以,两式相减得,即,所以,因此的通项公式为.(2)由(1)可得:,.因为.则,所以.变式3 已知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在与之间插入个数,使这个数组成一个等差数列,记插入的这个数之和为,若不等式对一切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3)记,求证:.【答案】(1);(2);(3)详见解析.【详解】(1)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当时,有,则 ①当时,,两式相减可得:,整理得,可知,代入①可得,所以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2)由已知在与之间插入个数,组成以为首项的等差数列,所以,则,设,则是递增数列,当为偶数时,恒成立,即,所以;当为奇数时,恒成立,即,所以;综上所述,的取值范围是.(3)证明:由(1)得,则有.,原不等式得证.【题型二】等比放缩【例5】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是与的等差中项.(1)求的通项公式;(2)设,且数列的前项和为,求证:.【答案】(1);(2)证明见解析【详解】(1)是与的等差中项,;当时,,又,;当且时,,,,又,,数列是以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2)由(1)得:,,,,,【例6】已知数列满足,.(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证明:.【答案】(1);(2)证明见解析;【详解】(1)解:因为,,则且,所以,数列是等比数列,且该数列的首项和公比均为,,.(2)解:,所以,,,所以,.因此,对任意的,.【例7】已知数列中,是其前项的和,,.(1)求,的值,并证明是等比数列;(2)证明:.【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详解】(1)由,得,所以,,由,得,所以,.证明如下:由,得,所以,所以,所以,所以,因为,所以,,即数列是以为首项,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由(1)知,,,,,因为,所以,于是,其中,于是,所以.即.变式 记是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已知,,数列满足,且.(1)求的通项公式,并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2)若数列满足,求的前项和的最大值、最小值.(3)求证:对于任意正整数,.【答案】(1),证明见解析;(2)最大值为,最小值为;(3)证明见解析【详解】(1)解: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由,可得,解得或(舍去),.又,则,由,可得, ,数列是以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2)解:由(1)可得,设的前项和为,则,当为奇数时,随着的增大而减小,可得,当为偶数时,随着的增大而增大,可得,的最大值为,最小值为.(3)证明:因为数列是以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 .所以,所以,所以.变式5 数列中,,对任意正整数n都有.(1)求的通项公式;(2)设的前项和为,证明:①;②.【答案】(1);(2)①证明见解析;②证明见解析【详解】(1)解:因为,所以,即,又因为,所以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从而,则.(2)①因为,所以;②由①得,设,则,两式相减得,即,从而,故.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数列放缩一、分母为指数数列的放缩:指数形式:① ;②.其中③相对比较有规律,例如:已知分母是指数函数,求。利用分离参数的方法求出,则则,通常此时。规律总结:中必须包含指数函数在内。中的分离常数是基于分子与分母指数项前的系数比,且同时要证明分离之后的分式0,则二、平方形式放缩:① ;②③三、根式形式放缩:①;②;③;④;【题型一】 裂项相消放缩【例1】已知数列满足,.(1)判断数列是否是等比数列?若是,给出证明;否则,请说明理由;(2)若数列的前10项和为361,记,数列的前项和为,求证:.【答案】(1)数列成等比数列,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详解】(1)数列成等比数列,证明如下:根据得;,,,即数列成等比数列.(2)由(1)得,,,故,由,得.令,当时,单调递增,且,故,,,,,当时,,综上,知【例2】已知和是公差相等的等差数列,且公差的首项,记为数列的前项和,.(1)求和;(2)若的前项和为,求证:.【答案】(1);(2)证明见解析【详解】(1)由已知得,即,解得,故.(2)由(1)得,则,得证.变式1 正数数列满足,且成等差数列,成等比数列.(1)求的通项公式;(2)求证:.变式2在数列中,,,在数列中,,.(1)求证数列成等差数列,并求;(2)求证:当时,.【例3】已知数列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其前8项的和为64.数列是公比大于0的等比数列,,.(1)求数列和的通项公式;(2)记,,求数列的前项和;(3)设,记,证明:当时,.【答案】(1);;(2);(3)证明见解析【详解】(1)因为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且,所以,解得,所以;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因为,,所以,即,解得(舍去)或,所以.(2)由(1)得,则,.(3)由(1)可知:.又,,所以要证明原不等式成立,只需证明:成立.当时,左边=1,右边=1,左边=右边.当时,因为,因为,所以,因为,所以,因为,所以,所以,即.所以当时,有,所以即,所以,于是,当时,成立.综上所述:当时,.【例4】记为数列的前项和,已知,.(1)求的通项公式;(2)令,证明:.【答案】(1);(2)证明见解析【详解】(1)由题意得:,所以,即.又,所以,所以数列是以1为首项,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所以,即,所以,两式相减得,即,所以,因此的通项公式为.(2)由(1)可得:,.因为.则,所以.变式3 已知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在与之间插入个数,使这个数组成一个等差数列,记插入的这个数之和为,若不等式对一切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3)记,求证:.【题型二】等比放缩【例5】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是与的等差中项.(1)求的通项公式;(2)设,且数列的前项和为,求证:.【答案】(1);(2)证明见解析【详解】(1)是与的等差中项,;当时,,又,;当且时,,,,又,,数列是以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2)由(1)得:,,,,,【例6】已知数列满足,.(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证明:.【答案】(1);(2)证明见解析;【详解】(1)解:因为,,则且,所以,数列是等比数列,且该数列的首项和公比均为,,.(2)解:,所以,,,所以,.因此,对任意的,.【例7】已知数列中,是其前项的和,,.(1)求,的值,并证明是等比数列;(2)证明:.【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详解】(1)由,得,所以,,由,得,所以,.证明如下:由,得,所以,所以,所以,所以,因为,所以,,即数列是以为首项,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由(1)知,,,,,因为,所以,于是,其中,于是,所以.即.变式4 记是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已知,,数列满足,且.(1)求的通项公式,并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2)求证:对于任意正整数,.变式5 数列中,,对任意正整数n都有.(1)求的通项公式;(2)设的前项和为,证明:①;②.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数列放缩(原卷版).docx 数列放缩(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