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实际问题 教案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4 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实际问题 教案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1.4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求物体的4个面或5个面的面积之和的实际问题。
2.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应用意识,感知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
【教学重点】
根据所求问题的具体特点选择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灵活选择方法进行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
学具。
【教学方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
学法:合作学习法。
一、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谁能说说什么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
生: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
师:长方体的表面积怎样求?正方体呢?
生: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二、探究新知
引导学生看教材7页例5,指名一名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师:这个鱼缸是什么形状的?
生:长方体。
师:这个鱼缸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有没有盖子?
(学生观察鱼缸,交流鱼缸的特点)
生:玻璃制作的,没有盖子。
师:要求制作这个鱼缸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玻璃,实际上就是求什么?可以怎样计算呢?(引导学生直观观察手里的无盖长方体教具)
生:实际上是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因为鱼缸无盖,所以就是求长方体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和下面这5个面的面积之和。
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并根据想法列算式并算出结果。
教师巡视指导,并指名学生进行板演。
生1: 5×3.5×2+3.5×3×2+5×3
=35+21+15
=71(dm2)
生2: (5×3.5+3.5×3+5×3)×2-5×3
=86-15
=71(dm2)
师:在应用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什么?
生1:要根据实际问题,确定计算的是哪几个面的面积之和。
生2:可以根据长方体各个面的特征,用不同的方法计算。
小结:用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计算几个面的和,不要盲目套公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可以让学生看图说一说,求做这两个无盖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至少各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纸板,就是求哪几个面的面积之和。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
2.完成练习二的第6题。
理解包装纸的面积就是这个长方体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这4个面的面积之和。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利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注意在解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计算哪几个面的面积之和。
五、作业布置
练习二的第7~10题,以及相应课时的练习部分。
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实际问题
用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表面积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问题,确定计算哪几个面的面积之和。
  本节课从问题的提出到交流,整个过程可以看到学生都在主动热烈地参与。多数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学习情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提高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从本质上理解了表面积的概念而且学会了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求解长方体某几个面的面积之和,使得学生真正融入课堂的教学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