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人民币兑换(积与商的近似值) 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6 人民币兑换(积与商的近似值) 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教材第12~13页
1.通过人民币和外币的兑换,体会求积、商近似值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够按照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3.让学生体会到求积、商近似值在生活中的应用。
按照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在不同的情况下,积、商的近似值的求法。
教师准备:计算器。
学生准备:计算器,课本,练习本。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
学习方法:合作交流,共同探究。
随着中国一天天地进步和发展,中国正逐步走向国际化,和世界各国的交流也越来越多。在旅游、交流中,如果要消费,该怎么办呢?能用人民币直接在国外买东西吗?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人民币的兑换。[板书课题:人民币兑换(积与商的近似值)]
1.对于人民币兑换,你们知道哪些知识?(出示汇率表)请同学们自己看一看,然后想一想,你了解这个汇率表的含义吗?
让学生说一说汇率表的含义。
2.外币兑换人民币。
问题:美国小朋友玛丽给笑笑寄来一本故事书,折合人民币多少元?(出示情境图)
(1)根据题意,如何来列算式?
从中国银行的汇率表中知道1美元兑换人民币6.31元,求6.70美元折合人民币多少元,就是求6.31的6.7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6.31×6.7。
(2)用计算器计算一下,看看结果是多少。
计算结果为42.277元。
(3)我国人民币的最小单位是什么,得数应该保留几位小数?用什么方法保留?
人民币的最小单位是“分”,这里要保留两位小数,看小数点后面第三位是7,根据“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是42.28元。
小结:外币×汇率=人民币(汇率指1单位外币兑换多少人民币,下同)。在用元作单位时,小数点后一位表示角,第二位表示分,第三位小数没有意义。所以在求人民币的题目中,即使没有特别要求,一般也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求出计算结果的近似值。
3.人民币兑换外币。
问题:妈妈用600元人民币可兑换多少美元?
(1)请同学们先试着做一做,列出算式。
1美元可兑换人民币6.31元,求妈妈用600元人民币可兑换多少美元,就是求600里面有多少个6.31,用除法计算,列式为600÷6.31。
(2)用计算器计算一下,看看结果是多少。
计算结果为95.087 163…,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3)最终写的结果是多少?
保留两位小数,看小数点后面第三位是7,根据“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是95.09美元。
小结:人民币÷汇率=外币,商要保留两位小数,那商就要除到小数点后第3位,然后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
4.知识运用。
问题:5 000元人民币能兑换多少港元?欧元呢?新元呢?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明板演,共同订正,引导学生说出算式的含义。
1港元兑换人民币0.81元,求5 000元人民币可兑换多少港元,就是求5 000里面有几个0.81,用除法计算,列式为5 000÷0.81;1欧元兑换人民币8.19元,求5 000元人民币可兑换多少欧元,就是求5 000里面有几个8.19,用除法计算,列式为5 000÷8.19;1新元兑换人民币5.11,求5 000元人民币可兑换多少新元,就是求5 000里面有几个5.11,用除法计算,列式为5 000÷5.11。
订正结果时,要注意用约等号,注意四舍五入。
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全班同学要一起纠错,互相交流,明晰算理,强调算式的规范写法。
5.知识归纳
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人民币兑换时,应该如何计算?在计算过程中应注意什么?在小组中交流。
学生讨论,回答。
师归纳:外币×汇率=人民币,人民币÷汇率=外币。积取近似值先精确计算,再根据题目要求或实际情况取近似数;商取近似值根据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求一位,然后取近似值。
本节课通过人民币的兑换,让学生知道了在不同情况下,积和商的近似值的求法。
1.教材第13~14页“练一练”第3,4题。
2.选用相应单元的练习部分。
人民币兑换(积与商的近似值)
外币兑换人民币  人民币兑换外币
 6.31×6.7   600÷6.31≈95.09(美元)
=42.277
≈42.28(元)
外币×汇率=人民币,人民币÷汇率=外币。
本节课创设生活中的具体情境,引入人民币兑换的概念,再结合问题讲解,使学生学会了人民币的兑换,同时总结了如何求积和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课堂上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背景,使学生易于感受数学的魅力,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