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人民币兑换(商与被除数的关系) 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7 人民币兑换(商与被除数的关系) 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教材第13~14页
1.应用“四舍五入”法解决稍复杂的货币兑换问题。
2.体会商与被除数的大小关系。
3.通过人民币和外币的兑换,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应用“四舍五入”法解决稍复杂的货币兑换问题。
探究被除数不变时,商和除数的关系。
教师准备:计算器。
学生准备:计算器,课本,练习本。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
学习方法:合作交流,共同探究。
1.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人民币兑换,要进行人民币兑换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什么币种换什么币种,有多少,当天的汇率是多少等。)
2.出示中国银行2020年10月×日的国际货币汇率表。
让学生独立阅读,重点看最后两种汇率,然后相互交流从这个表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人民币的兑换。[板书课题:人民币兑换(商与被除数的关系)]
1.人民币兑换日元。
出示情境图:学校科技小组去日本参加活动,老师带了5 000元人民币。
引导学生: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生:5 000元人民币能兑换多少日元?
(1)要解决这个问题得先知道什么呢?
(2)从这个表里,教师引导学生初步了解100日元兑换人民币7.89元。
(3)借助比率,独立试做。列式:
第一种:7.89÷100=0.078 9
5 000÷0.078 9≈63 371.36(日元)
第二种:5 000÷7.89≈633.71
633.71×100=63 371(日元)
(4)组内交流:为什么这么列式?
你能说清楚每步的意思吗?
为什么两次的结果不同?
(第一种方法先计算出1日元可以兑换多少人民币,再利用公式计算。第二种方法是先求出5 000元里面有多少个7.89元,再转化为日元。第一种方法更精确。)
2.研究商与被除数的关系。
(1)用计算器计算,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书本第13页“试一试”第2题。
(2)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发现。
(3)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计算结果,并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引导学生得出:被除数不变,除数大于1时,商小于被除数;除数等于1时,商等于被除数;除数小于1时,商大于被除数。除数越接近1,商越接近被除数。
(4)请你再写出一组类似的算式说明你的发现。
3.知识运用。
(1)我们学会了人民币兑换日元的方法,人民币兑换泰铢,你们会兑换吗?
出示教材14页第4题:笑笑学校的张老师去泰国教外国朋友学汉语,带了2 000元人民币作为零用钱,能兑换多少泰铢?
(2)回忆学法,完成上题时,我们都解决了哪些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
(3)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解决人民币兑换泰铢的方法。
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全班同学要一起纠错,互相交流,明晰算理,强调算式的规范写法。
4.知识归纳。
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根据刚才的学习,稍复杂的货币兑换时,应该如何计算?在计算过程中应注意什么?在小组中交流。
学生讨论,回答。
师归纳:(1)用“四舍五入”法解决稍复杂的货币兑换问题,先明确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的兑换比率,然后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商的近似值。保留两位小数,除到千分位,即保留两位小数,要除到小数点后第三位。(2)取近似值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用“四舍五入”法,有时还需联系实际用不同方法取近似值。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商与被除数的大小关系及如何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
1.教材第14页“练一练”第7,8题。
2.选用相应单元的练习部分。
人民币兑换(商与被除数的关系)
人民币兑换日元
7.89÷100=0.078 9
5 000÷0.078 9≈63 371.36(日元)
被除数不变,除数越接近1,商越接近被除数。
本节课在上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熟悉了人民币的兑换方法,使学生能熟练地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出积和商的近似值。最后还在拓展近似值在生活中的应用时,不再无条件地采用“四舍五入”法,而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这样既及时渗透了估算和算法多样化的意识,又培养了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