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2 小数点向右移动与小数的大小变化【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能应用规律正确地口算一个小数乘10,100,1000……的积。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能力,增强学生的推理意识,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3.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难点】运用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学准备】计算器。【教学方法】教法:谈话法、情境教学法。学法:合作交流法。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一棵小树苗(出示)的高度为1.05米,小树苗在茁壮成长着,逐渐长高到10.5米,变成一棵高10.5米的大树。师:观察这两个数据,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生:数字相同且排列顺序一样,小数点位置不同,小数大小不同。师:从左往右看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把1.0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时,它的大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生:1.0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一位,变成了10.5,数值变大了。师:可见小数点向右移动会使小数变大,那这种变化到底有什么规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板书课题:小数点向右移动与小数的大小变化)二、探究新知1.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出示教材56页例2。5.04乘10,100,1000各是多少?用计算器计算,并观察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学生独立用计算器逐题计算出各算式的积,同桌间交流计算结果并上台板演。5.04×10=50.45.04×100=5045.04×1000=5040师:仔细观察,这三个算式的积与5.04比较,你们有什么发现?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学生小组交流,指名汇报。生1:5.04×10=50.45.04乘10,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一位。生2:5.04×100=5045.04乘100,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两位。生3:5.04×1000=50405.04乘1000,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三位。师:你们说得都很棒,那这三组数中小数点的移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生:移动的方向相同,移动的位数不同。师:请同学们再任意写几个小数,分别乘10,100,1000,观察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并在小组里交流。小结:一个小数乘10,100,1000……积就是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板书)2.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的应用。出示教材57页例3的表格,让学生说一说从表格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教师可以介绍蛋白质的概念和作用,拓宽学生的视野)师:怎样把0.351千克化成用“克”作单位的数呢?可以怎样列式?(指名汇报)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汇报。生1:1千克=1000克,可以用乘法计算。0.351×1000=351(克)生2:直接把0.351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0.351千克=351克出示“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然后小组交流、汇报。0.081千克=81克 0.03千克=30克师:高级单位转换成低级单位,你们是怎样想的?学生小组交流。小结:高级单位转换成低级单位,我们可以乘它们之间的进率,也可以根据小数点的移动规律把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应的位数。(注意:当小数位数不够时,用“0”补位,小数点移动后,整数最高位前面的0要去掉)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57页“练一练”的第1题。先让学生用整数乘法计算36乘10,100, 1000的积,再引导他们直接移动小数点写出其他各题的乘积。2.完成教材57页“练一练”的第2题。启发学生先比较积和已知的乘数,弄清是把乘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了几位,再推想出另一个乘数应该是多少。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点向右移动与小数大小的变化,一个小数乘10,100,1000……积就是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五、作业布置完成练习十的第5~7题,以及相应课时的练习部分。小数点向右移动与小数的大小变化5.04×10=50.45.04×100=5045.04×1000=5040一个小数乘10,100,1000……积就是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在教学时力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感悟,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并体验到学习新知识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互相合作的意识。需要注意的是,小数点移动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习时较为吃力,往往对小数点移动过后的小数写法掌握不足,容易出现书写不正确的情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