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小导游(教案)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校园小导游(教案)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校园小导游
第1课时 认识东、南、西、北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教材第49~51页内容。
1.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2.在学习活动中,加强对四个方位的认识,并能灵活根据方位确定物体的位置,发展空间观念。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以及小组合作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在具体情景中,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三个方向。
一、情境导入
出示教材第49页。
师:观察校园的示意图,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教学楼的位置在哪里吗?
生1:教学楼在操场的左边。
生2:教学楼在操场的右边。
师:根据我们之前学过的知识,并不能准确地描述出教学楼具体的位置,今天我们学习新知识——东、南、西、北,来准确地描述出教学楼所在的位置。
教师板书:认识东、南、西、北
二、探究新知
1.认识东、南、西、北。
师:东、南、西、北,我们并不陌生,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但是我们怎样辨认东、南、西、北呢?
生1:科学课上学过,可以看太阳辨方向,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生2:可以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师:大家说的都是正确的,我们还可以通过一首儿歌来辨认方向。早上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2.明确东、南、西、北的位置关系。
请四位同学站在操场的中心,四个人分别面朝一个方向,让学生分别说一说每一个人面朝什么方向,观察东面和西面之间有什么关系,南面和北面之间有什么关系,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并完成教材第50页的记录单。
师生共同总结:南面和北面相对,东面和西面相对。
3.地图上的方向规定。
师:如果你站在操场上,你能用正方形纸做一个方向牌吗?
学生动手做,教师巡视,展示同学们做的方向牌。
师:比较不同的方向牌,说一说你的发现。
生1:东和西相对,南和北相对。
生2:在不同的方向牌上,东、南、西、北的排列顺序与时针转动方向一致,是不变的。
生3:只要确定一个方向,其他三个方向就确定了。
生4:可以用一幅图来表示方向,指南针上就是这样表示的。
师:大家说的都不错,根据以上发现,为了让所有人都看得懂我们做的方向牌,我们绘制方向牌要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式绘制的(地图也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式绘制的)。
三、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会了认识东、南、西、北。还知道东和西相对,南和北相对。知道地图上的方向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认识东、南、西、北
早晨,太阳在东方。
地图通常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本节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让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操作与辨认,增加他们自己探索、体会的机会。先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进行实践活动,辨别东、南、西北,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讨论和交流太阳是从哪个方向升起的,如何辨别方向,说一说前、后、左、右分别是什么方向。在制作方向牌,确定方向牌的方向。整节课教师只是充当一个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的角色。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充当主体的角色。
第2课时 校园小导游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材第52~54页内容。
1.学生学会绘制平面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体会平面图中的方位是相对的,参照物不同,描述的方位也不同。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表达能力和信息收集能力。
3.学生敢于、乐于和他人交流,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生学会绘制平面图,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体会平面图中的方位是相对的,参照物不同,描述的方位也不同。
一、问题导入
师:本周家长要来参观我们的校园,同学们可以用东、南、西、北的知识,设计好一条路线,来当校园小导游,为家长介绍我们美丽的校园吗?
二、探究新知
1.设计导游路线。
师:要想做好小导游,需要知道什么呢?
生:了解学校都有哪些建筑物,以及学校建筑物的位置方向。
师:对!我们按照这个思路来设计一条导游路线吧。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导游路线,并在小组内说一说,想带家长参观学校的哪些建筑物,怎样从大门走到这些建筑物的位置。
2.争做优秀小导游。
(1)学生分组设计路线图后,各组汇报路线图,交流比较,看谁设计的路线图好。
(2)设计好路线后,学生从大门出发带家长(组内同学扮演)参观。回到教室后分享做小导游的经验,学生投票。看哪位同学获得票数最高,评选出优秀小导游。
3.小讲堂。
师:关于方向,你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
生1:没有太阳和指南针时,怎样辨别方向?
生2:怎样用路线指示牌辨别方向?
生3:指南针是谁发明的?一直都是这个样子吗?
生4:手机导航是怎样辨认东、南、西、北的?
师:上述问题选一个感兴趣的问题,研究一下,给大家讲讲。
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生:我们小组选择的是没有太阳和指南针,怎样辨别方向。因为我们位于北半球,在野外迷路时,在晚上我们面向北极星,前面是北;观察树,我们也可以辨别方向,树叶茂密的一面是南面,稀疏的一面是北面;雪化得快的一面是南,慢的一面是北;布满青苔的一面是北,光秃的一面是南;现在还可以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指引方向。
4.认识安全疏散示意图。
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安全疏散示意图,说一说安全疏散示意图的作用。
三、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本节课学习怎样描述行走路线图,还学习没有指南针和太阳时,位于北半球的我们怎样凭借大自然的规律寻找方向。会看安全疏散图示意图。
认识生活中的路线图是学生的一种基本技能,也是学生从生活实际环境中建立空间观念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课堂上,要设计开放性、实践性、趣味性较强的活动。通过不断变化的情景,不断加深问题难度,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旧知识并结合生活经验来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