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教案)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总复习(教案)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总复习
第1课时 数与代数(1)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教材第98~100页的内容。
1. 进一步巩固 100 以内数的加减运算的方法及算理,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加深理解乘法、除法和“倍”的意义。
3.熟记2~9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
4.能根据乘、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巩固100以内加减法的竖式计算,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
能根据乘、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回顾与交流
师:同学们,这一学期新知识的学习已经结束,在这一学期里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引导学生一起回顾所学知识,集体交流。
师小结:这学期我们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学会了口算和竖式计算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2~9的乘法口诀、表内除法,认识了倍等,还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以及有趣的华容道游戏,另外还认识了人民币,也学会了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接下来的几节课,我们将对这些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今天这节课我们先复习数与代数部分。
学生回忆知识,集体交流。
二、互动探究
1.复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出示教材第98页“回顾与交流”第1题。
(1)请4名学生上台板演,集体订正。
(2)师:在计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补充总结。
(3)学生任选一道题编一个故事所编故事尽可能符合实际,有情节,有故事性。
2.复习乘法口诀。
出示教材第98页“回顾与交流”第3题。
(1)同桌互相背乘法口诀。
师:你的同桌1~9的乘法口诀背得熟练吗?还存在什么问题?
(2)教师抽查。
可以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背学过的乘法口诀,然后全班交流。再提问:你觉得哪句口诀不好记?如果某句乘法口诀忘了怎么办?在复习乘法口诀时,既要注意全面,又要有所侧重。如7~9的乘法口诀,数目比较大,学生容易出错,应该多让学生做些练习。
教师可以用两个圆形制成转盘,小圆每转一格,把对着的数相乘,并说出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99页“巩固与应用”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名学生说一说判断的方法。
教师总结像这类比大小的题目,常规的方法是两边算出来再进行比较,但也要学着观察两边算式的特点,根据算式特点直接去判断。
2.完成教材第99页“巩固与应用”第4题。
教师先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一拨,说一说,再让学生用竖式算一算,最后集体订正。
3.完成第99页“巩固与应用”第2题。
根据一幅图先写出一个乘法算式,再写出两个除法算式,引导学生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教学时,先让学生看懂图意,每盘8颗,一共有5盘。
列式为:8×5=40(颗)或5×8=40(颗);40÷5=8(颗),40÷8=5(盘)。
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图解释每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4.完成第99页“巩固与应用”第5题。
学生开小火车接龙回答每个算式的得数,并背出相应的乘法口诀,进一步巩固乘法口诀。
5.完成第99页“巩固与应用”第3题。
学生先根据题意画图,再列式计算。
答案:(1)5×2=10(个)或2×5=10(个);
(2)18÷3=6(个);
(3)20÷4=5(份);
(4)3×2=6(个)或2×3=6(个)。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补充)
五、课后作业
完成学生用书相应练习。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地整理知识,建构知识网络,将复习部分的内容分成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综合与实践这三大块,本节课复习数与代数的第一部分——数的加减法。复习时从两方面进行:首先,是让学生全面回忆本学期所学知识,用“这一学期新知识的学习已经结束,在这一学期里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引导学生全面回忆学过的知识,将知识纳入学生的知识体系中,温故而知新。其次通过相关练习以及交流等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以及表内乘法。
第2课时 数与代数(2)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材第98~100页的内容。
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回顾与交流
1.出示教材第98页“回顾与交流”第2题。
学生可能会出现多种方式,例如,“8×7”可能会用点子图来表示,画7行,每行画8个;或者画8行,每行画7个;“35÷5”可以先画35个点子,再每5个点子为1份圈起来,要圈7次等。
2.用课件展示第98页“回顾与交流”第4题。
(1)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提取出图中相关信息。先让学生与同伴说说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再指名学生回答,只要学生提出的问题合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2)先让学生画图表示肉饼的价格是油条的几倍,再列式计算。
(3)同桌交流,明确2×3可以表示买3碗粥需要多少元。
二、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00页“巩固与应用”第6题。
师:怎么判断坐不坐得下,带的钱够不够?怎么去分析?
左题先要算出4辆车一共可以坐多少人,再用这个数和26进行比较;等于或者大于26,就能够坐得下;小于 26 就坐不下。
右题的思路和左题基本相同,先要算出买6袋洗衣粉一共需要多少元,再用这个钱数和50进行比较;小于或等于50,带的钱就够;如果大50带的钱就不够。
答案:(1)4×6=24(位)或6×4=24(位),24<26,所以坐不下;
(2)6×9=54(元)或9×6=54(元),54>50,所以钱不够。
2.完成教材第100页“巩固与应用”第7题。
这是一道联系实际的开放性题目,要求学生运用乘、除法的意义、“倍”的概念解决买花中的实际问题。教学时,要让学生认真审题,找准与所求问题相对应的数学信息。
(1)6÷2=3。
(2)这道题有两种思路:一种是想?Wingdings 2cB@×
此题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要求就可以。
例如:可以买6枝剑兰,4枝向日葵,2枝百合,3枝康乃馨。
3.完成教材第100页“巩固与应用”第8题。
题中给出的信息比较多,在解答每个问题时,要求学生能正确选择图中的相关信息。
答案:(1)7×5=35(岁)或5×7=35(岁);
(2)63-35=28(岁);(3)63÷7=9。
三、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补充)
四、课后作业
完成学生用书相应练习。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生对有关用数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通过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开阔学生的解题思路,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要给学生较大的空间,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第3课时 图形与几何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材第101~102页的内容。
1.通过复习,进一步感知平移现象,巩固所学知识。
2.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3.结合生活实际,估测物体长度并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解决与测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感知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会用测量工具测量。
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测量有关的实际问题。
一、回顾与交流
1.回顾梳理。
师:这学期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5厘米,有哪些大约是2米?
学生小组交流,回答,教师总结。
2.估计与测量。
(1)说一说,在生活中可以用什么方法估计物体的长度?
分组讨论,小组代表汇报,教师总结方法。
(2)下面物体的长度各是多少厘米?
学生自己读一读每个物品的长度,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师:说一说,测量时应注意什么?
同桌交流,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归纳。
3.有趣的华容道游戏。
教师先引导学生回顾华容道游戏的游戏规则,再让学生自己独立试一试,移一移,指名学生回答,集体交流。
二、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02页“巩固与应用”第1题。
测量时一般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被测物体左端,再看被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那么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图中小螺丝刀和曲别针的长度就是这样测量的。
如何读出螺丝钉的长度,教师应重点指导。
答案:8,2,3。
2.完成教材第102页“巩固与应用”第2题。
通过选择合适的长量单位,使学生建立“米”和“厘米”的长度观念。
答案:(1)厘米;(2)厘米;(3)米;(4)厘米。
3.完成教材第102页“巩固与应用”第3题。
让学生先自己尝试画一画,学生操作有困难时,教师及时指导,让学生明确就算是“断尺子”也可以借助终点的数字减去起点的数字进而画出需要的长度的线。
4.完成教材第102页“巩固与应用”第4题。
让学生照样子做一做。教师还可以补充一些美丽的剪纸图案让学生欣赏,使学生感受对称之美。
5.完成教材第102页“巩固与应用”第5题。
复习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用“厘米”和“米”作单位实际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让学生在测量中切实经历测量长度的过程,掌握其测量方法,并加深“厘米”和“米”等长度单位的理解。
三、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补充)
四、课后作业
完成学生用书相应练习。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这节课根据“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精心设计了让学生用眼观察、动口表达、动手操作、用心思考的小组活动。学生始终在教师创设的具体情景中轻松、愉快地学习。
第4课时 综合与实践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材第103页的内容。
1.让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认识人民币,能学会用人民币购物。
2.能正确辨认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
3.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有序观察的习惯,提高学生动手实践和创新的能力。
认识人民币,能学会用人民币购物。能正确辨认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
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有序观察的习惯,提高学生动手实践和创新的能力。
一、回顾交流
师:想一想,通过前面实践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分组讨论,指名学生回答。
生1:我们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了怎么付钱、找钱。
生2:我知道了怎么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二、互动探究
1.完成教材第103页“巩固与应用”第1题。
引导学生读懂题目,再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103页“巩固与应用”第2题。
用课件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读题,组织学生讨论。
小组代表分享。
三、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补充)
四、课后作业
完成学生用书相应练习。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本节复习课主要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