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分类与整理(2)(教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分类与整理(2)(教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分类与整理
第2课时 分类与整理(2)
【教学内容】
教材第3~4页相关内容。
【核心素养目标】
1.根据实际意义需要和要求选择标准,明确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体会不同分类标准下分类结果的多样性。
2.经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及统计表生成过程,会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分类的结果,感受用统计表记录分类结果的优势。
3.进一步体会分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实际意义需要和要求选择标准,明确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难点:会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分类的结果,感受用统计表记录分类结果的优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例2情境图】
师:秋天到了,外出郊游的人真多啊!你们瞧,这几组家庭相约着来到公园里游玩。
二、探究新知
1.自由选择标准分类。
师:他们要分两组做游戏,可以怎样分组呢?
学生初步观察,发现:可以按大人和孩子分,也可以按性别分。
师:请大家试着分一分,把分组结果整理到表格中。
学生拿出提前分发的表格,尝试分类,并将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2.汇报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你选的什么标准?分类的结果又是怎样的?
预设1:我是按大人和孩子分的。
预设2:我是按性别分的。
师:再仔细观察观察,想一想还可以按什么分组。
学生进一步观察情境图,然后举手汇报:还可以按家庭人数分组,三口之家为一组,四口之家为一组。
3.对比分析,体会不同分类标准下分类结果的多样性。
师:对比分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预设2:应该是可能不同,上一节课的分类中,分类标准不同,但是最后的结果是一样的。
预设3:我计算了一下,无论按什么标准分,总人数都是14人。
师小结:老师发现大家越来越会思考了,表述也越来越准确了。通过对比这些分组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分类标准不同,结果可能不同,但总数不变。
三、巩固应用
完成教材第4页“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分类与整理(2)
分类标准不同,结果可能不同,
但总数不变。
【教学反思】
这节课从游戏分组的问题出发,让学生自选标准分组(分类),并将分类的结果整理在简单的统计表中,继续让学生经历完整的解决问题过程与分类统计的过程。通过观察情境图,学生基本上都可以确定两种分类标准:按大人和小孩分、按性别分,一小部分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还可以按家庭人数分类,这也侧面反映出平时留给学生自主观察、学习的时间太少,学生对于一些隐藏信息关注不够,这是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总体而言,这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特别是在对比分组结果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主动把这节课的知识和上节课的关联起来,用更加准确的数学语言来表述发现的结论,这是有很大进步的,这也是我在后续教学中要持续关注的一个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