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分数混合运算(二)(求比一个数增加或减少几分之几的数) (教案)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 分数混合运算(二)(求比一个数增加或减少几分之几的数) (教案)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2.3分数混合运算(二)
(求比一个数增加或减少几分之几的数)
教材第24页
1.理解“1+”的含义并学会画图分析解决两步计算的分数简单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模型。
3.在观察比较中,体会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混合运算中同样适用。
1.用画图分析的策略解决两步计算的分数简单实际问题。
2.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模型。
学生准备:铅笔、直尺、练习本等。
教学方法:导练法、迁移法、例证法。
学习方法: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合作交流。
(出示)春天来了,森林里的小动物正在举行第十届动物车展,请同学们用数学的眼光看一看(出示教材第24页情境图),图上有哪些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得出:已知第十届动物车展第一天成交量为50辆,第二天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了,所求的是第二天的成交量)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混合运算(二)(求一个增加或减少几分之几的数)”。(板书课题)
1.理解“增加了”的意义。
师:(出示)第二天的成交量是辆,可以这样理解吗?
(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得出:这里的是分率。求第二天的成交辆数,不能用50+计算,因为不是表示具体的辆数,它表示第二天和第一天相比增加的分率,也就是说第二天增加的成交量是第一天成交量50辆的。
2.画图理解题意。
师:要想准确理解“增加了”的意义,我们可以借助下面的“抽象图”和“线段图”来说明。(出示教材第24页“抽象图”和“线段图”)
(1)读图说一说,你们是怎样理解的?
(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得出:用5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来代表第一天销售的50辆,第二天比第一天增加了,也就是说增加了5个长方形的,即1个长方形代表的数量,求第二天售出多少辆就是求50+50×是多少。
(2)读图说一说,你们是怎样理解的?
(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得出:用一条线段来代表第一天成交的50辆,然后把它平均分成5份,第二天的成交量先画得和第一天同样长,然后在此基础上多画出其中的1份(即增加的),这样第二天的成交量就相当于第一天的成交量的1+=,求第二天的成交量就是求50的是多少。
3.列式解决问题。
师:你们能列式计算吗?
(生独立完成,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生1:可以先求第二天增加多少辆,用50×=10(辆),这样第二天的成交量就是50+10=60(辆)。列综合算式是50+50×=60(辆)。(板书)
生2:第二天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了,是把第一天的成交量看作单位“1”,第二天的成交量就是第一天成交量的1+=,再计算第二天的成交量就是50×=60(辆)。列综合算式是50×=60(辆)。(板书)
4.归纳总结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类问题的解答方法。
(1)总结方法:
师: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我们应该如何解答呢?(出示)
(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得出如下结论并板书)
方法一:这个数+这个数×几分之几
方法二:这个数×(1+几分之几)
(2)总结规律:
师:(出示)观察上面的两种不同的解答方法,你们发现了什么?
50+50×=60(辆)
或50×=60(辆)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归纳总结得出如下结论)
50+50×=50×
乘法分配律在分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1.教材第25页练一练第1题。
2.教材第26页练一练第6题。
3.选用相应单元的课时练。
分数混合运算(二)(求一个增加或减少几分之几的数)
50+50×=60(辆)
50×=60(辆)
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方法一:这个数+这个数×几分之几。
方法二:这个数×(1+几分之几)。
教学中主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动手操作、验证讨论等过程,归纳总结“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