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六 有余数的除法第1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的认识(1)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教材第92~94页的内容。1.在平均分若干物体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2.能根据平均分时有剩余的情况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正确读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3.通过操作、思维、语言的有机结合,培养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能力。使学生通过平均分物体的活动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初步体会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初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学具、课件。一、导入新课教师课件出示教材第92页例1的10瓶蜂蜜图。教师:看,这里有10瓶蜂蜜,老师想给每只小熊分2瓶,你知道可以分给几只小熊吗?如果每只小熊分3瓶、4瓶、5瓶呢?试着分一分吧!我们本节课探讨的主题是有余数的除法的认识。[板书:有余数的除法的认识(1)]二、学习新知教学例1。1.教师:10瓶蜂蜜,每只小熊分2瓶,可以分给几只小熊呢?请学生上台示范分一分。(用小棒代替蜂蜜)教师:如果每只小熊分3瓶、4瓶、5瓶,分别能分给几只小熊呢?用以上的方法在小组里分一分,并把不同的情况记录在表中。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指名学生汇报交流并填写表格。2.教师:你会用算式表示每只小熊分3瓶的过程和结果吗?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回答。教师总结:10-3-3-3=1(瓶),分给3只小熊,还剩1瓶。教师讲解:像这样分的过程通常写成除法算式:10÷3=3(只)……1(瓶)(板书算式)3.认识余数。在除法算式里,每个数都有自己的名称,在10÷3=3……1中,10,3,3分别叫什么?1呢?怎样读这个算式呢?反馈交流,教师强调:1是余数。教师引导学生齐读算式:10除以3等于3余1。4.教师:你能像这样表示每只小熊分4瓶的过程和结果吗?学生独立在书上填一填。反馈交流:10÷4=2(只)……2(瓶)教师:比较剩下的瓶数和每只小熊分得的瓶数,你能想到什么?小组内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教师总结:剩下的瓶数比每只小熊分得的瓶数少;如果剩下的瓶数比每只小熊分得的瓶数多,可以继续分。三、巩固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第 1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桌相互核对。2.完成“想想做做”第 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有余数的除法的认识(1)10÷3=3(只)……1(瓶) 余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在本节课中,学生们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合作,深入理解了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不仅学会了如何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情况写出除法算式,还能正确表达商和余数,正确读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能力,通过操作、思维、语言的有机结合,使学生们更好地掌握了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点。第2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的认识(2)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材第93~94页的内容。1.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同时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2.提高学生分析、概括、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3.体验探究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乐趣。理解并掌握“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通过操作探索过程正确地写出商和余数的值。学具、课件。一、复习导入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谁能说说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教师出示算式:10÷3=3……1,让学生说说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教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板书:有余数的除法的认识(2)]二、学习新知教学“试一试”。1.教师引导学生用小棒摆三角形。教师分别用3根、6根小棒摆1个、2个三角形,然后学生分小组,用9根、10根、11根、12根小棒分别摆三角形。指名学生汇报所摆的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9÷3=3(个)10÷3=3(个)……1(根)11÷3=3(个)……2(根)12÷3=4(个)2.教师:请同学们观察 9÷3、10÷3、11÷3……的余数与除数,你发现了什么?同桌讨论自己的发现,教师总结:计算有余数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三、巩固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第 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教师指名学生上台板演,集体订正。3.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教师指名学生说一说,读一读。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有余数的除法的认识(2)9÷3=3(个)10÷3=3(个)……1(根)11÷3=3(个)……2(根)12÷3=4(个)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在本节课中,学生们通过实际操作,探索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深刻理解了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通过动手摆三角形,学生们不仅增强了实践能力,还提高了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整个课堂氛围积极活跃,学生们在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并从中获得了成功的乐趣。第3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材第95~96页的内容。1.让学生经历探索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与习惯。学会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掌握求商和余数的方法。学具、课件。一、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9个草莓,想平均分给2只小兔,每只小兔能分几个呢?还剩几个呢?大家有什么办法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怎样求商和余数。(板书: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二、学习新知教学例2。教师根据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列出算式,板书:9÷2。教师:用○分一分,想一想可以怎样算出商和余数。小组讨论,探究分法。教师用小圆片演示分的过程,边演示边讲解分的思路:先拿出2个平均分给2只小兔,再拿出2个平均分给2只小兔,分到剩下的草莓数不够平均分给2只小兔为止。教师:如何用算式表示分的这个过程呢?同桌讨论,教师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可以列式9-2-2-2-2=1,够减4次,每只小兔分4个,还剩1个。还可以这样想:9里面最多有4个2,还剩1个,所以每只小兔可以分4个,还剩1个。板书:2×4=8(个) 9-8=1(个)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余数的概念,即剩下的1个草莓就是余数,余数要比除数小。教师总结求商和余数的方法:想被除数中有几个除数,商就是几,剩下的数就是余数。学生填写教材上算式的答案。板书:9÷2=4(个)……1(个)三、巩固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第 1题。同桌相互用小正方体摆一摆、分一分,再填写答案。2.完成“想想做做”第 2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桌相互订正。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引导学生比较每组算式的特点,学生独立填写。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5.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6.完成“想想做做”第8题。教师指名学生根据图上信息提问并解答。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吗?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9÷2=4(个)……1(个)2×4=8(个) 9-8=1(个)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本节课通过具体的情境和操作活动,使学生们深入理解了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他们不仅掌握了如何列出除法算式,还能准确地求出商和余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通过小组讨论和动手操作,加深了对除法概念的理解。同时,通过巩固练习,学生们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了计算能力。整个课堂氛围活跃,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了新知识。第4课时 练习十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材第97页内容。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进一步掌握求商和余数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2.能应用这一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熟练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能说清计算过程。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明白其中的道理。课件。一、谈话导入教师: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这节课我们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板书:练习十)二、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十”第1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反馈时,说说自己是怎样圈的,所写的商和余数表示的具体意义是什么?2.完成“练习十”第2题。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前两小题,讲解做题方法,学生独立完成后两题。3.完成“练习十”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教师指名学生说说余数的变化。4.完成“练习十”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桌相互核对答案。5.完成“练习十”思考题。小组讨论,尝试根据题干给出的商和余数列式。教师总结解题注意的地方。三、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练习十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们对于有余数的除法的理解逐渐深入,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困惑。特别是在处理复杂问题时,部分学生难以准确判断除数和余数的关系。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我计划在后续的教学中增加更多实际操作的环节,通过动手操作和小组合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同时,我也将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他们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全面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