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教案)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末复习(教案)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复习
第1课时 数与运算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教材第98~99页的“数与运算”,第100页“练习与应用”第1~5题,第103~104页“探索与实践”的第16~17、19、思考题。
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三位数的认识、三位数的组成、比较大小有进一步加深理解,并能熟练地读写。
2.加深对乘、除法的理解,熟练掌握乘法口诀,巩固运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和除法。
3.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回顾三位数的认识、乘、除法的基本知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计算。
一、导入新课
从今天开始,我们进入了期末复习,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三位数的认识,表内乘、除法及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和除法,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板书:数与运算)
二、复习三位数的认识。
1.教师:同学们对三位数有哪些认识呢?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三位数里有整百数、几百几十数,还有……
2.复习三位数的读写和组成。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三位数是如何读写的?它的组成是怎样的?可以举例说明。
例如:数字357,读作三百五十七,由3个百、5个十和7个一组成。
3.复习三位数的大小比较。
我们如何比较两个三位数的大小呢?请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方法。
教师出两个三位数,指名学生说说它们的组成并比较他们的大小。
三、复习乘法口诀表及用乘法口诀计算乘、除法。
请同学们齐背乘法口诀表,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熟练掌握。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些例题来复习如何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和除法。
1.出示教材第99页上面第一个图,学生根据图片信息列出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讲解乘、除法的意义及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和除法的方法。强调乘法口诀的重要性。
2.再出示教材第99页上面第二个图,要求学生不仅给出答案,还要说明是如何运用乘法口诀得出答案的。通过这道题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的能力。
四、复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教师:两位数加两位数时,如何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又该如何计算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总结: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时,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十位加、减十位,个位加、减个位,再把两个结果相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进位、退位)时,也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个位相加满十应向十位进1,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为了加深学生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计算方法的掌握,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练习,并指名学生上台板演,集体共同订正。
五、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与应用”第1题。
指名学生上台演示用小方块或算盘表示数。
2.完成“练习与应用”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与应用”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相互订正。
4.完成“练习与应用”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相互核对答案。
5.完成“练习与应用”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说每空用了哪句乘法口诀。
6.完成“探索与实践”第16~17题。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名学生回答。
7.完成“探索与实践”第19题和思考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六、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数与运算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生们对三位数的认识、表内乘、除法以及两位数加、减法的理解更加深入。他们不仅能够熟练地读写三位数,还能准确地比较它们的大小。同时,学生们也掌握了乘法口诀,能够运用它来进行乘法和除法的计算。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复习中,学生们进一步巩固了计算方法,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整个复习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第2课时 数量关系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材第99页的“数量关系”,第101~102页“练习与应用”的第6~14题,第103页“探索与实践”的第18题。
复习数量关系相关知识点。
让学生自己对自己本阶段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和反思。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一、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数量关系相关知识。(板书:数量关系)
教师举例说明乘除法能解决的问题:每条毛巾9元,买4条毛巾要多少元?
9×4=36(元)
把12个桃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多少个桃?
12÷3=4(个)
教师:同学们还能列举出其他用乘除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吗?
小组讨论,相互说说所列举的问题。
二、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与应用”第6题。
独立完成,同桌讨论改编成用除法计算的实际问题。
2.完成“练习与应用”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与应用”第8~1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完成“练习与应用”第12题。
小组讨论,相互说说所提出的问题,并解答。
教师指名学生分享自己所提出的问题及答案。
5.完成“练习与应用”第1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6.完成“练习与应用”第14题。
学生自主在附页2的方格纸上画一画,涂上哪个颜色后剪下来,再拼成一个美丽的图案,全班分享自己的图案。
7.完成“探索与实践”第18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数量关系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生们对数量关系有更加深入的理解。通过小组讨论和独立思考,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还提高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们能够灵活运用乘除法,进一步体会到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