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五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加、不退位减第1课时 不进位加法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教材第75~76页的内容。1.帮助学生理解不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理,让学生能够熟练进行不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2.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不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两位数)求解相关问题。掌握不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计算出不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结果。学具、课件。一、导入新课1.计算。15+4 3+6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2.出示例1的情境图。教师:你从图中能知道什么?学生观察情境图后回答:从图中可以知道,买了35个黄色乒乓球和24个白色乒乓球。教师:那你能算出一共买了多少个乒乓球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不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板书:不进位加法)二、学习新知教学例1。1.教师根据出示的情境图,分析题意,引导学生列出算式:35+24,教师:怎样计算呢?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学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收集学生的计算方法。教师结合学生的计算方法讲解,并用课件展示用小正方体表示的计算过程。教师总结:计算35+24时,可以先算30+20=50,再算5+4=9,最后算50+9=59;还可以先算35+20=55,再算55+4=59。2.教师:不同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组讨论,分析计算方法,发现相同点。教师巡视,收集讨论结果,总结:无论哪种算法,都是十位上的数相加,个位上的数相加。3.在计数器上拨一拨,演示35+24的计算过程。指名学生上台演示,其余学生各自填写教材上的空。三、巩固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第 1题(第1道算式)。指名学生上台拨一拨,并说说自己的算法。2.完成“想想做做”第 2题(第1组算式)。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四、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不进位加法35+24=5930+20=50 35+20=555+4=9 55+4=5950+9=59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学生能借助生活中的情境,自主探索不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通过学习,我们还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了我们的计算能力。第2课时 不退位减法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材第75~76页的内容。1.帮助学生理解不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让学生能够熟练进行不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2.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不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两位数)求解相关问题。掌握不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正确地口算出不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结果。学具、课件。一、导入新课计算。25-3 39-8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之前我们学习了不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不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板书:不退位减法)二、学习新知教学“试一试”。1.利用计数器计算35-24。(1)学生分小组讨论,并试着用计数器进行计算。(2)教师边拨计数器边讲解每一步的含义。教师总结:计算35-24时,可以先算30-20=10,再算5-4=1,最后算10+1=11;也可以先算35-20=15。再算15-4=11。2.教师:比较一下,35+24和35-24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分小组讨论后,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都是十位上的数相加、减,个位上的数相加、减,也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三、巩固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第 1题(第2道算式)。指名学生上台拨一拨,并说说自己的算法。2.完成“想想做做”第 2题(第2、3组算式)。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完成“想想做做”第 3~4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四、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不退位减法35-24=1130-20=10 35-20=155-4=1 15-4=1110+1=11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本节课通过动手操作和小组讨论,使学生掌握不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更深入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的原则。第3课时 练习八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材第77~78页内容。1.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2.能够运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3.使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更进一步的提高,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知识的能力。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课件。一、谈话导入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这节课我们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板书:练习八)二、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八”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对于正确解答的同学予以肯定。2.完成“练习八”2题。教师分析每组算式的特征,引导学生回顾计算方法,学生独立完成。3.完成“练习八”第3~4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4.完成“练习八”第5~6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名学生回答。5.完成“练习八”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桌相互讨论还能提出什么问题。6.完成“练习八”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名学生回答。7.完成“练习八”第9题。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每组算式中的规律,学生独立填写。8.完成“练习八”思考题。小组讨论,交流找数的方法。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练习八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通过本节课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运用这一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位加、退位减第4课时 进位加法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材第79~80页的内容。1.帮助学生理解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理,让学生能够熟练进行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2.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掌握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计算出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结果。学具、课件。一、导入新课1.计算。8+9 6+8 12+9 16+25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2.出示例2的情境图。教师:你从图中能知道什么?学生观察情境图后回答:从图中可以知道,买了34个蓝色羽毛球和28个白色羽毛球。教师:那你能算出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板书:进位加法)二、学习新知教学例2。1.教师根据出示的情境图,分析题意,引导学生列出算式:34+28,教师:怎样计算呢?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指名学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收集学生的计算方法。教师结合学生的计算方法讲解,并用课件展示用小正方体表示的计算过程。教师总结:计算34+28时,可以先算30+20=50,再算4+8=12,最后算50+12=62;还可以先算34+20=54,再算54+8=62。2.在计数器上拨一拨,演示34+28的计算过程。教师边拨边讲解计算过程,强调个位上珠子满10颗向十位进一。学生根据计数器拨珠讲解的过程填写教材。三、巩固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第 1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桌相互检查作答是否正确。2.完成“想想做做”第 2~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同桌之间先相互说说得数是几十多,再计算。4.完成“想想做做”第5~6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名学生回答。四、课堂小结想一想,这节课你又有哪些新的收获?进位加法34+28=6230+20=50 34+20=544+8=12 54+8=6250+12=62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本节课学习了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知道了当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时,需要向十位进一。通过练习,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这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第5课时 退位减法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材第81~82页的内容。1.帮助学生理解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让学生能够熟练进行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2.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掌握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计算出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结果。学具、课件。一、导入新课1.计算。12-9 18-9 35-7 42-15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2.出示例3的情境图。教师:你从图中能知道什么?学生观察情境图后回答:从图中可以知道,买了36个羽毛球。教师:如果原来有54个羽毛球,你能算出还剩多少个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板书:退位减法)二、学习新知教学例3。1.教师根据出示的情境图,分析题意,引导学生列出算式:54-36,教师:怎样计算呢?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学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收集学生的计算方法。师结合学生的计算方法讲解,并用课件展示用小正方体表示的计算过程。教师总结:计算54-36时,可以先算50-30=20,4减6不够减,从20中借10后是14,再算14-6=8,最后算10+8=18;还可以先算54-30=24,再算24-6=18。2.在计数器上拨一拨,演示54-36的计算过程。教师边拨边讲解计算过程,强调个位上不够减时向十位借一当十,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后再减。学生根据计数器拨珠讲解的过程填写教材。三、巩固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第 1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桌相互检查作答是否正确。2.完成“想想做做”第 2~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同桌之间先相互说说得数是几十多,再计算。4.完成“想想做做”第5~6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四、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退位减法54-36=1840-30=10 54-30=2414-6=8 24-6=1810+8=18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本节课学习了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知道了当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需要向十位借一当十,再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后继续减。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完成计算,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了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6课时 练习九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材第83~85页的内容。1.通过练习,进一步弄清计算时进位加与不进位加、退位减与不退位减以及加与减在方法上的异同。2.能应用这一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1.巩固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题技巧。1.熟练掌握进位及退位的处理方法。2.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加、减法问题。课件。一、谈话导入教师: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这节课我们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板书:练习九)二、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九”第1题。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比较三组算式的区别,指名学生计算。2.完成“练习九”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完成“练习九”第3~4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4.完成“练习九”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桌相互讨论还能提出什么问题。5.完成“练习九”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6.完成“练习九”第7题。学生独立计算,教师指名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并说说同一组三道题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7.完成“练习九”第8~10题。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教师指名学生分享算法。8.完成“练习九”第11题。小组讨论,寻找规律,集体订正。9.完成“练习九”第12~13题。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结果。10.完成“练习九”思考题。小组讨论,寻找图形中数的规律,集体订正。三、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练习九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不仅进一步巩固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还深入理解了进位加与不进位加、退位减与不退位减在算法上的异同。同时,使学生学会了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