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观察物体(1)(教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观察物体(1)(教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观察物体
第1课时 观察物体(1)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页相关内容。
【核心素养目标】
1.知道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时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能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简单物体以及立体图形时看到的形状。
2.能根据看到的简单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推测立体图形的形状,培养和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初步掌握全面、正确地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时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能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简单物体以及立体图形时看到的形状。
难点:能根据看到的简单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推测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课件出示】
师:仔细观察,然后说一说左边的四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学生独立观察,然后举手发言:
预设1:图一是大熊猫玩偶的正面照,是小亮看到的。
预设2:图二看到了蝴蝶结,而且大熊猫的嘴巴朝右边,应该是小明看到的。
预设3:图三也是从侧面观察的,看不到蝴蝶结,应该是小丽看到的。
预设4:最后一幅图,看到的是大熊猫的后背,那肯定是小红看到的。
师:大家同意这几位同学的说法吗?
预设:同意。
师:为什么他们看到的样子不同?
预设: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二、探究新知
1.观察简单的立体图形。【课件出示教材第1页例1】
(1)理解题意。
师:读一读题,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1:小丽、小红、小明和小亮分别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
长方体。
预设2:问题是判断右边的三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2)开展小组活动。
师: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放在桌子中间,4人一组,照样子看一看,并说一说。
学生根据要求开展活动。
(3)汇报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右边的三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学生举手发言:图一是小红看到的,图二是小丽和小明看到的,图三是小亮看到的。
师:根据刚才的活动,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从不同方向观察长方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4)迁移知识,解决新问题。
师:照上面的样子观察一下正方体、圆柱和球。
学生按要求观察。
师:谁来说一说你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预设1:观察正方体,从每个方向观察,看到的都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预设2:从侧面观察圆柱,所看到的形状一样;从上面观察,看到的是圆。
预设3:从各个方向观察球,所看到的形状都是一样的。
2.根据看到的形状推测立体图形的形状。
【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例2】
师: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
预设:一个人说,另外一个人猜是什么立体图形。
师:是的,这个例题就是要你们根据别人看到的立体图形某一个面的形状猜一猜是什么立体图形,谁愿意上来做个示范?
学生举手上台:我观察一个立体图形,看到的一个面是正方形。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立体图形吗?
预设1:可能是正方体,因为正方体的面都是正方形。
预设2:也可能是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
师:猜得对吗?请大家拿出正方体和长方体验证一下。
学生验证,发现猜测正确。
师:现在请大家2人一组,照样子说一说,猜一猜。
学生根据要求开展活动,然后教师组织学生集体交流。
三、巩固应用
完成教材第2页“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1)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时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根据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猜测所观察的立体图形,立体图形可能不是唯一的。
【教学反思】
这节课先由观察大熊猫玩偶开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接着,让学生亲自观察立体图形,根据自己的实践体验感悟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最后,组织学生开展推测活动,让学生在猜测、交流、验证中进一步感受了这些立体图形的特征,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