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100以内数加与减(二)第6课时 跳绳(2)【教学内容】教材第11~12页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100减几十几的计算方法,提高运算能力,并且在计算过程中能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算法,优化运算策略。2.通过拨计数器的直观操作,理解退位的原理,将抽象的减法运算直观化,建立数与形的联系,发展直观想象素养。【重点难点】重点:掌握连续退位的竖式计算方法。难点:能根据数据特点口算100减几十几。【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用竖式算一算。41-26= 60-23= 45-9=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二、探究新知【课件出示】1.探究100减几十几的竖式计算方法。师:我们继续看到上节课的主题情境,小红的目标是跳100次,她还需要再跳多少次?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预设:小红已经跳了48次,求还需要再跳多少次达到100次的目标。就是看48比100少多少,用减法计算,列式为100-48。师:你能用竖式进行计算吗?指名说一说,板书竖式。师:观察列出的竖式,和之前学习到的有什么不同?预设1:这是一个三位数减两位数。预设2:个位0减8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 ,但是十位也是0。师:大家观察得可真仔细,对呀,十位也是0,怎么办呢?用计数器拨一拨吧!学生在计数器上演示,边说边拨,师巡视指导,集体展示交流:百位上拨1个珠子表示1个百,不能直接拿走48个,十位要退位,但十位是0,所以先把百位上的1退到十位,就是10个十,再从十位退1到个位,这样十位上还有9个珠子,个位有10个珠子,这时就可以减了。师:根据拨计数器的过程,你能写出竖式计算过程吗?指名回答,展示竖式计算过程,强调竖式计算过程中从哪一位借了数,就在这一位上面点上退位点,做上标记,以免忘掉。2.探究100减几十几的口算方法。【课件出示】师:刚刚我们是运用竖式计算,笑笑和淘气运用了不一样的方法计算出了结果,这两种方法你看懂了吗?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师:谁能说一说你的想法?预设1:第一种方法是把减数48拆分成40和8,先算100-40,得到60,然后再用60减去8,即60-8=52,这样就得到了100-48的结果。预设2:第二种方法是将被减数100写成99+1,先算99-48,结果是51,然后再加上1,即51-1=52,从而得出100-48的答案。3.小结归纳。师:对比一下不同的计算方法,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预设1:竖式计算时需要连续退位。预设2:根据数据特点,转化成100减去整十数再加减一位数,或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减法,就可以口算。师:大家都非常善于总结,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计算。三、巩固运用1.完成教材第12页练一练第2、3题。2.停车场现在停了多少辆车?3.猜猜我是谁。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跳绳(2)100-48=52(次)【教学反思】在本节课教学中,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计算“100-48”,效果较好。首先借助计数器拨珠操作,让抽象计算变直观,学生能清晰看到退位过程,竖式计算的讲解也顺利衔接。然后利用拆数分步计算,多数学生能理解思路。然而,部分学生在理解算理到熟练运用竖式计算的转化上仍有困难,在退位的处理上易出错。后续应加强针对性练习,设计更多变式题目,巩固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关注个体差异,为理解慢的学生提供更多辅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