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复习与关联(教案)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 复习与关联(教案)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 复习与关联
第1课时 数与运算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教材第92页内容、第93页“数量关系”上面的内容、第97、98页“练习十九”第3、4、6、10题。
1.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多位数乘一位数、混合运算、分数的认识及简单计算的知识。
2.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册书中数与运算相关的知识点,培养估算意识,提升计算准确性。
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多位数乘一位数、混合运算、分数的认识及简单计算的知识。
灵活运用数与运算的相关知识。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一本厚厚的数学书快学完了,老师相信你们已经学会了很多知识。这节课,我们首先来复习一下我们学过的数与运算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回顾与交流
师:本学期我们在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笔算,初步认识了分数……下面是小丽整理的“知识结构图”,你也试着画一画吧。
课件出示教材第92页“知识结构图”。
教师根据“知识结构图”引导学生回顾整理本册书中所学的数与运算的知识。
师:通过刚刚的回顾,你们还知道什么呢?
生1:我知道混合运算的顺序了,还知道括号可以改变运算顺序。
生2:平均分的时候,每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表示。
生3:用“等量的等量相等”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
三、巩固与应用
1.完成教材第97页“练习十九”第3题。
学生在教材上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97页“练习十九”第4题。
学生在教材上独立完成,再指定学生回答。
3.完成教材第98页“练习十九”第6题。
指定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4.完成教材第98页“练习十九”第10题。
学生在教材上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想研究的问题?和同伴说一说。
数与运算
多位数乘一位数、混合运算、分数的认识及简单计算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师按照复习与关联中数与运算的内容引导学生对本册所学的数与运算知识进行复习、归纳、总结。数与运算的相关知识,是在不同的单元学习的,在学生的脑海里还很凌乱。所以,首先引导学生回顾了本册书中数与运算的所有知识,让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了初步的梳理,经过小组与全班的交流,知识基本上就连成了线;再经过深一层次地分类复习,学生已经基本上清楚了知识的前后联系;最后经过练习将这些连成线的知识串起来,形成“珠子”,这些闪亮的“小珍珠”,足以显示学生思维的魅力。在整理知识的过程中,学生还能整合知识,总结学习方法。
第2课时 数量关系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材第93页内容、第98页“练习十九”第7、8、9、15、16、17、19、20题、第95页“应用提升”第1题。
1.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数量关系的知识。
2.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册书中数量关系相关的知识点,对数量关系知识有一个系统的回忆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数量关系的知识。
判断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一、谈话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用四则运算解决问题的方法。(板书课题。)
二、回顾与交流
师:你会用四则运算解决哪些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学生讨论、交流后汇报。
课件出示教材第93页“数量关系”中数量关系图,教师引导学生画线段图,并强调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的重要性。
三、巩固与应用
1.完成教材第98页“练习十九”第7~9题。
学生在教材上独立完成,再指定学生回答。
2.完成教材第98页“练习十九”第15~17题。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再让学生在教材上独立完成,最后指定学生回答。
3.完成教材第98页“练习十九”第19、20题。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再让学生在教材上独立完成,最后指定学生回答。
4.完成教材第95页“应用提升”第1题。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每小题指定学生说说自己的答案。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想研究的问题?和同伴说一说。
数量关系
解决问题的步骤:
找一找数量中有哪些关系,思考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可以分步列式,也可以列综合算式;
根据需要选择估算还是精确计算。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本节课回顾了用四则运算解决问题的方法,课堂上强调画线段图可以帮助我们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提高了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同时联系生活实际教学并结合多种实际问题,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第3课时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材第94页“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内容、第95页“应用提升”第2~4题、第97、98页“练习十九”第5、11、12、13、18题和思考题。
1.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测量的知识。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测量的知识。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首先来复习一下我们学过的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相关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回顾与交流
师:这学期学习了一些和图形相关的知识。下面是小红整理的“知识结构图”,你也试着画一画吧。
课件出示教材第94页“知识结构图”。
教师根据“知识结构图”引导学生回顾整理本册书中所学的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的知识。
师:除以上的知识,你还学习了哪些与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测量相关的知识?
学生讨论、交流后汇报,教师总结:
1.从一个点引出两条射线得到一个角。
2.在下面图形中可以找到直角、锐角和钝角。
3.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常常是不同的。
4.长方体的表面可以展开成一个平面。(课件出示教材第94页长方体展开后的图形。)
三、巩固与应用
1.完成教材第97页“练习十九”第5题。
学生在教材上独立完成,指定学生回答。
2.完成教材第98页“练习十九”第11、12题。
学生在教材上独立完成,再指定学生展示自己的答案。
3.完成教材第98页“练习十九”第13、18题。
学生在教材上独立完成,再指定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4.完成教材第95页“应用提升”第2题。
学生在教材上独立完成,指定学生回答。
5.完成教材第95页“应用提升”第3题。
学生在教材上独立完成,再指定学生展示自己的答案。
6.完成教材第95页“应用提升”第4题。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每小题指定学生说说自己的答案。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想研究的问题?和同伴说一说。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1.从一个点引出两条射线得到一个角。
2.在下面图形中可以找到直角、锐角和钝角。
3.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常常是不同的。
4.长方体的表面可以展开成一个平面。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通过系统地整理复习了本学期学习的关于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测量相关的知识点,通过不同的练习题,使学生领悟数学理念,并意识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课程积极鼓励学生独立探索,利用所学数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教学方式显著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思考与解题能力。
第4课时 常见的量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材第94页“常见的量”内容、第97~98页“练习十九”第1、2、14题和思考题。
1.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质量单位的知识。
2.提高学生的单位换算能力。
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质量单位的知识。
提高学生的单位换算能力。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首先来复习一下我们学过的常见的量相关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回顾与交流
师: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质量单位相关的知识?
学生讨论、交流后汇报,教师总结:
1.质量单位有克(g)、千克(kg)和吨(t)。
2.克、千克和吨之间的关系:
1千克=1000克  1吨=1000千克
三、巩固与应用
1.完成教材第97页“练习十九”第1、2题。
学生在教材上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98页“练习十九”第14题。
学生在教材上独立完成,再指定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3.完成教材第98页“练习十九”思考题。
(1)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再指定学生说说从题图中看到的数量关系。
(2)学生讨论、交流,得出解决问题要用到的数量关系。
(3)教师指定学生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并点评。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想研究的问题?和同伴说一说。
常见的量
质量单位有克(g)、千克(kg)和吨(t)。
克、千克和吨之间的关系:
1千克=1000克  1吨=1000千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通过系统地整理复习了本学期学习的质量单位相关的知识点,通过不同的练习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熟练克、千克与吨之间的换算,能灵活运用这些质量单位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广角:搭配问题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材第101、102页内容。
1.能借助列举、连线等方式对两类事物进行有序地组合搭配。
2.在经历对不同事物进行组合搭配的过程中,培养有序思考的能力,感悟数学建模的思想。
3.感受搭配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搭配问题。
能借助列举、连线等方式,有序地思考问题。
在经历对不同事物进行组合搭配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建模的思想。
一、问题导入
师:小红一家准备去A市旅游。有2班飞机和3班高铁可以到达A市。一共有多少种选择呢?
生:2+3=5,有5种选择。
教师点评并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第101页服装图。
师:小红带了2件上装,3件下装(每次上装和下装只能各选1件),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每次上装和下装只能各选1件”的意思,并讲解搭配方法。
(1)尝试将搭配方法列举出来,1件上装与1件下装搭配。
(2)用连线法搭配。
①用表示上装,表示下装。每件上装分别与3件下装搭配,如图。
②用“上”表示上装,“下”表示下装。每件上装分别与3件下装搭,如图。
2.反思。
师:计算出行方式的数量和服装搭配的数量,思路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总结:
(1)从家到A市,有2班飞机和3班高铁可以选择,用加法。
(2)搭配服装要分两步,上装有2种选择,下装有3种选择,用乘法。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应用?
学生讨论、交流后汇报,教师点评。
三、巩固练习
完成“挑战自我”第1、2题。
学生在教材上独立完成,教师指定学生说说自己的做题方法。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说说你们今天学了什么?你又学会了什么?
数学广角:搭配问题
列举法  连线法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以生活中常见的旅游交通工具的选择和服装搭配问题入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连线、列举等方式,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不仅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有序思考的重要性,还培养了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