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5 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出勤率、成活率等百分率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2.了解百分率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具体的意义,学会解决有关百分率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数据意识和应用意识。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教学重点】理解百分率的意义。【教学难点】有关百分率的计算。【教学方法】教法:讲授法、讨论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一、导入新课课件出示题目,限时1.5分钟,并校正题目。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百分数。0.56 1.236 5.981 4.513.015 0.57 2.04 8.12师:你一共做了几道题?做对了几道?做错了几道?板书:做的题数 做对的题数 做错的题数指几名学生回答。师:根据做题情况,可以提出哪些分数问题?同桌稍作讨论后举手发言。预设:生:做对的题数占做的题数的几分之几?做错的题数占做的题数的几分之几?师:如果将问题中的“几分之几”改为“百分之几”,该怎样列式?学生尝试在练习本上做。师:我们把做对的题数占做的题数的百分之几叫做正确率,做错的题数占做的题数的百分之几叫做错误率。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二、探究新知1.理解百分率的意义。教学教材92页例5。学生自由读题,说说题中的条件和问题。结合学生的回答,问:你们知道出勤率的含义吗?师:求出勤率就是求什么?怎样求出勤率?先自己试一试,再和同桌相互交流。学生尝试解答后教师讲解。出勤率=实际出勤人数÷应出勤人数。也就是出勤率表示实际出勤人数占应出勤人数的百分之几。2.百分率的计算方法。下面同学们交流自己的算法。师:从例5的统计表中选择两天的数据,分别算出相应的出勤率。(以星期一和星期二为例)小组合作交流后汇报。预设:生1:我们是这样计算的。39÷40=0.975=97.5%答:星期一的出勤率是97.5%。生2:我们这一组也是这样想的。38÷40=0.95=95%答:星期二的出勤率是95%。师:我们知道怎样计算出勤率,从统计表中你知道哪天的出勤率最高?哪天的出勤率最低吗?指名回答。(星期三和星期四的出勤率最高,星期二和星期五的出勤率最低。)3.出勤率100%表示的意思。师:出勤率100%表示什么?会不会有高于100%的?指名回答。(出勤率100%表示这40人全部参加训练。出勤率不会有高于100%的情况。)4.百分率在生活中的特定名称。师:生活中百分率会有哪些特定的名称?动脑筋想一想。齐答:合格率、成活率、近视率……教师讲解: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会遇到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为了方便表达和交流,人们根据一些常用的百分率的含义取了特定的名称,如出勤率、合格率、近视率等。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百分率,它们都有着特殊的含义。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一练。第3题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2.完成练习十五的第5题。认真读题,确定总数和合格数量,然后再进行合格率的计算。四、课堂小结1.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本质上就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除法计算,结果用百分数表示。2.出勤率、成活率等百分率不会出现高于100%的情况。五、作业布置练习十五的第7题,以及相应课时的练习部分。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出勤率=实际出勤人数÷应出勤人数出勤率表示实际出勤人数占应出勤人数的百分之几。 教学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百分率时,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给予他们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明白百分率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能够更好地促进他们好好学习数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