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5的乘法口诀 课件(共15张PPT)+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 5的乘法口诀 课件(共15张PPT)+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15张PPT)
第2课时 5的乘法口诀
1.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概括并记住5
的乘法口诀。 (重点)
2.理解每句口诀的意义并能运用口诀解决问题。
(难点)
填一填,并说一说每个乘法算式的意义。
3
5
5
4
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5”呢?”
一共有多少只小熊?
列式:
5×5
5
5
一共有 个 。
5+5=10
5+5+5=15
5+5+5+5=20
5+5+5+5+5=25
5×2=10
5×4=20
5×3=15
5×5=25
5×1=5
5×2=10
5×4=20
5×3=15
5×5=25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2个5
3个5
4个5
5个5
一五得五
1个5
5的乘法口诀
10
15
20
25
15
20
25
5
10
15
20
十五
二十
二十五
知识提炼
1. 5的乘法口诀: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2. 5的乘法口诀中,结果中的个位数字不是5
就是0,相邻两句口诀的结果相差5。
小试牛刀
(选自教材P16做一做第2题)
5 4 20
四五二十
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5×3=15的口诀是五三十五。 ( )
(2)5×3=15读作三五十五。 ( )
(1)乘法口诀中,要把较小的数放在前面,较大的数放在后面,口诀应是三五十五。
(2)不能把乘法口诀与乘法算式的读法混淆,乘法口诀是用来描述乘法算式结果的。5×3=15应读作5乘3等于15。
1. 对口诀。(选自教材P16做一做第2题)
请同学们自己做一做。
2. 列式计算。(选自教材P19练一练第4题)
2×5=10
3×5=15
1. 5的乘法口诀: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2. 5的乘法口诀中,结果中的个位数字不是5
就是0,相邻两句口诀的结果相差5。
作业1:完成教材相关练习题。
作业2:完成配套练习题。2.2. 5 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熟记5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运用口诀进行计算。通过观察、尝试、比较等活动养成推理、概括及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初步掌握乘法口诀的编制方法,经历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明白5的乘法口诀的来历。3.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维敏捷性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并应用5的乘法口诀。难点:初步掌握乘法口诀的编制方法,根据图意写出乘法算式。
教学内容 对应教材第16页例1、“做一做”和第19页“练一练”的第4题。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二次备课
回顾旧知引入新课(5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数排列规则、整齐的物体个数并列式的方法。填一填。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乘法,发现用乘法算式来:表示加法非常简便,我们可以把乘法算式和它们的积编成一句乘法口诀,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5的乘法口诀。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20分钟)创设情境自主探究(20分钟) 课件出示例1及情境图,引导学生探究5的乘法口诀。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理解题意。图中有5盒小熊玩偶,一盒有5个,每多一盒,就多1个5,可以先用加法计算出小熊玩偶的个数:即一共有25个小熊玩偶。再用点子图表示出小熊玩偶的个数,1个点表示1个小熊玩侧,来编制5的乘法口诀。2.引导学生编制5的乘法口诀。(1)明确乘法口诀的编制方法。乘法口诀有固定的结构,每句口诀都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相乘的两个数,后一部分是相乘的积。如:(2)引导学生借助点子图编制5的乘法口诀。观察教材第16页点子图,1个点表示1个小熊玩偶,根据小熊玩偶的个数列乘法算式,编口诀。竖着看,1个5是5,列乘法算式为5 x1 =5;若横着看,可以列乘法算式为1 x5 =5,“1乘5”可以简单地说成“一五”,得数是5,编成口诀:一五得五。请同学们据此来编剩下的乘法口诀。学生们互相说一说后,汇报交流,教师归纳总结:5×1=5 1×5=5 一五得五5×2=10 2×5=10 二五一十5×3=15 3×5=15 三五十五5×4 =20 4×5 =20 四五二十5×5=25 五五二十五(3)引导学生用乘法口诀求积。计算一个乘数是5,另一个乘数小于或等于5的乘法算式时,可以用5的乘法口诀。如:5×1=?想一五得五,所以5×1=5。5×2=?想:二五一十,所以5×2=10。其他的依此类推。请学生自己写一写。
课堂练习巩固提高(11分钟) 1.完成教材第16页“做一做”第1题。2.完成教材第16页“做一做”第2题。2.完成教材第19页“练一练”第4题。
课堂小结课后作业(4分钟) 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2.布置作业。见本书配套练习题。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学生已经初步知道了乘法的意义、来源和用途,所以在学习5的乘法口诀时,就给学生留下了较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在写乘法算式和编乘法口诀时,带着学生编制了1个5的口诀,剩下的留给学生完成,增加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自主学习和归纳整理的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地提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