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3张PPT)第6课时 解决问题(1)1.选择合适的运算解决问题。(重点)2.利用画图、语言描述等方式理解数学问题。(难点)1.全班背诵1~6的乘法口诀。2.计算下面各组题目。2+5=( ) 4+3=( )2×5=( ) 4×3=( )谁能说说上面每组中的两道计算题有什么异同?710712比较下面两道题,选择合适的方法解答。1.有4排桌子,每排5张,一共有多少张?2.有两排桌子,一排有4张,另一排有5张,一共有多少张 知道了什么?读一读这两道题,说说你知道了什么。都是求一共有多少张桌子。第(1)题有4排桌子,每排5张。第(2)题有两排桌子,一排有4张,另一排有5张。怎样解答?5×4=20(张)4+5=9(张)(1)问题:你能画图解释为什么这样算吗?5×4=20(张)4+5=9(张)(2)解答正确吗?可以结合图,看看算式是不是正确地表示了题目的意思。知识提炼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解决;求几与几的和是多少,用加法解决。小林家阳台上的地砖,横着看每行是6块,竖着看每列是4块。阳台上一共铺了多少块地砖?1.(选自教材P27练一练第2题)6×4=24(块)口答:阳台上一共铺了24块地砖。2.“木”字的笔画是4画,“森”字要写几画?“森林”两字呢?森:3×4=12(画)林:2×4=8(画)森林:12+8=20(画)口答:“森”字要写8画,“森林”要写20画。(选自教材P27练一练第3题)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解决;求几与几的和是多少,用加法解决。作业1:完成教材相关练习题。作业2:完成配套练习题。2.6 解决问题(1)教学目标 1.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解决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2.体会乘法和加法的意义,明确求“几个几”的和与求“几和几”的和的区别。3.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将所学知识加以应用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重点难点 重点:区别用乘法和加法解决的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难点:利用画图理解数学问题。教学内容 对应教材第25页例5、第27页“练一练”的第4题和第29页“练一练”的第4题。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二次备课回顾旧知引入新课(7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1~6乘法口诀及乘法和加法的区别。(1)全班齐背1~6的乘法口诀。(2)计算下面各组题目。提问:谁能说出上面每组中的两题计算有什么异同吗?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这节课我们来解决有关数字相同,运算方法不同的应用题。创设情境自主探究(23分钟)创设情境自主探究(20分钟) 1.课件出示例5及情境图,引导学生掌握用不同的运算解决问题的方法。本题有两小题,都是求一共有多少张桌子。第(1)题有4排桌子,每排5张。第(2)题有两排桌子,一排有4张,另一排有5张。提问:同学们比较这两题,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交流讨论并汇报:虽然两道题中都有4和5,但表示的意思不一样,第(1)题中的“4”是表示排数,“5”是表示每排的张数。第(2)题中的“4”和“5”分别表示每排的张数。引导学生尝试解答一下。2.引导学生进行方法探究并列式。提示学生先根据题意画图,能帮助他们更直观地分析题意,整理思路。用一个表示一张桌子,画图理解题意。学生尝试画图并解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组织交流,展示方法: 有4排桌子,每排5张,求一共有多少张,就是求4个5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5×4。 一排有5张,另一排有4张,求一共有多少张,就是把5和4加起来,列式为5+4。3.引导学生列式计算并检验。第(1)题:5×4=20(张)第(2)题:4+5=9(张)师生共同交流,说说想法,教师总结:理解数学问题,画图是个好办法。课堂练习巩固提高(9分钟) 1.完成教材第27页“练一练”第4题。2.完成教材第29页“练一练”第4题。课堂小结课后作业(4分钟) 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2.布置作业。见本书配套练习题。课堂板书教学反思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它就变得那么鲜活、那么富有生命力。所以,在学前准备中,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注重用学生熟悉的事物和事例设计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生动有趣的资源,这样既体现了数学的实用性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6 解决问题(1) 课件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pptx 2.6 解决问题(1) 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