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3张PPT)第7课时 解决问题(2)1.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2.根据问题筛选有用的数学信息并解决问题。(难点)1.全班背诵1~6的乘法口诀。2.计算下面各组题目。2+5=( ) 4+3=( )2×5=( ) 4×3=( )谁能说说上面每组中的两道计算题有什么异同?710712买3个笔袋,一共多少钱?知道了什么?怎样解答?6+6+6=18(元)6×3=18(元)口答:买3个笔袋,一共18元。回顾反思6+6+6=18(元)6×3=18(元)都是求买3个笔袋需要多少钱。口答:买3个笔袋,一共18元。买5本日记本需要多少钱?5×6=30(元)口答:买6本日记本需要30元。知识提炼解决实际问题时,先要分析题意,正确选择与问题相关的条件,弄清数量间的关系。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1)小丽要买5元一盒的水彩笔,买4盒一共要多少钱?1.(选自教材P27 T1)5×4=20(元)口答:买4盒一共要20元。(2)请提出其他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买6元一盒的水彩笔,买3盒一共要多少钱?6×3=18(元)口答:买3盒一共要18元。解决实际问题时,先要分析题意,正确选择与问题相关的条件,弄清数量间的关系。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作业1:完成教材相关练习题。作业2:完成配套练习题。2.7 解决问题(2)教学目标 1.熟记1~6的乘法口诀,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2.根据问题筛选有用的信息提出并解决问题。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培养合作意识。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难点:根据问题筛选有用的信息解决问题。教学内容 对应教材第26页例6和第27页“练一练”的第1、2、5题。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二次备课回顾旧知引入新课(6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1 ~6的乘法口诀及乘法的意义。(1)全班齐背8的乘法口诀。(2)口算。3×2= 4×3= 5×2= 3×5=6×5= 4×4= 6×2= 3×6=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前面我们已经学习1 ~6的乘法口诀,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创设情境自主探究(23分钟)创设情境自主探究(24分钟) 1.课件出示例6及情境图,引导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1)引导学生看图,并获取数学信息。这是超市文具专柜的一角,上面有各种文具以及它们的价格标签。笔袋每个6元,橡皮每块2元,自动铅笔每支3元,日记本每本5元。求买3个笔袋需要多少钱,需要知道1个笔袋的价钱,要选择的条件是:笔袋每个6元。(2)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画图分析,并列式计算。①画图如下:②求3个6元相加的和是多少,可以用加法计算,列式为6 +6 + 6;也可以用乘法计算, 列式为6×3。③学生自己计算出结果,指名说出计算乘法时是根据哪句乘法口诀进行计算的。交流讨论,教师订正并整理算式:6+6 +6=18(元) 6×3 =18(元)(3)引导学生进行回顾反思。提问: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解决这个问题的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归纳总结:①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学会分析题意,并选择合适的条件来解决问题。②解决这个问题时,无论用加法,还是用乘法,都是在计算3个6元的总和,计算结果都相同,都是18元。两种方法的本质是相同的,只是表达的形式不同,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因此,解决此类问题,用乘法比较简便。2.课件出示教材第26页最下方题目,引导学生提出其他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指名学生回答。学生1回答:买6本日记本,一共多少钱 5×6=30(元) 口答:买6本日记本,一共30元。学生2回答:买8支自动铅笔,一共多少钱?3×8=24(元) 口答:买8 支自动铅笔,一共24元。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做适当鼓励。小结:解决问题时,要正确选择信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课堂练习巩固提高(6分钟) 完成教材第27页“练一练”第1题。完成教材第27页“练一练”第2题。完成教材第27页“练一练”第5题。课堂小结课后作业(4分钟) 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2.布置作业。见本书配套练习题。课堂板书教学反思 本节课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主动获取新知识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汇报、交流等活动感受新知,使学生学会根据乘法的含义解答求相同加数的和的应用题。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7 解决问题(2) 课件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pptx 2.7 解决问题(2) 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