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挖红薯 (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8 挖红薯 (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精品教案 | 数学学科
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借助学具或直观图解决“移多补少”问题。
2.经历观察、操作、验证的数学过程,形成利用画图等直观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增强学生的推理意识。
3.通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体验成功的乐趣,产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借助直观的图形理解“移多补少”问题。
在解决问题中,利用画图等直观图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师准备:圆纸片。
学生准备:圆纸片。
教学方法:问答法、演示法、讨论法。
学习方法:合作探究法。
在一堂实践课上,哥哥和妹妹共同参与了一项活动——挖红薯。他们带着劳动工具来到了田野间,享受着挖红薯的乐趣。哥哥熟练地挥动着锄头,很快就收获了5个红薯,而妹妹稍显生疏,但也挖到了3个红薯。妹妹看着哥哥的红薯,羡慕不已,她对哥哥说:“哥哥,我想和你的红薯一样多。”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办法呢?
(板书课题:挖红薯)
1.比一比,谁的多?
出示图片。(教材主题图)
师:图上就是老师刚刚和大家讲的小故事。同学们,你们知道谁挖得多吗?
(指导学生用圆纸片代替红薯比一比,指名学生回答)
生1:哥哥挖得多。
生2:哥哥挖得多,妹妹挖得少。
师:你们是怎么比较出来的呢?
生1:我是用圆纸片代替了红薯,哥哥有5个圆纸片,妹妹有3个,一一对比,哥哥还剩2个。
生2:哥哥比妹妹多2个,妹妹比哥哥少2个。
师:回答得真棒,其他同学也照样试一试吧。
2.感受“移多补少”的方法。
师:妹妹想和哥哥的红薯一样多,你们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帮助到妹妹呢?
(学生讨论交流方法,指名学生回答,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想法)
生1:妹妹再挖2个红薯,就有5个红薯了,和哥哥一样多。
生2:用圆纸片摆一摆,发现3+2=5,再挖2个红薯就可以了。
师:同学们的方法都很棒,还有没有其他的同学有不同的想法呢?如果哥哥和妹妹都不挖红薯了,又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提示学生,这时哥哥和妹妹一共有8个红薯)
指名学生回答。
生1:哥哥给妹妹2个红薯就一样多了。
生2:只要哥哥给妹妹1个红薯就一样多了,这样哥哥就剩下4个,妹妹也有4个。
师:同学们,我们通过移动我们的圆纸片验证下,他们谁说得对?如果说得对,又可以怎样列式呢?
(学生用圆纸片摆一摆,同时师板书:
生:多出2个,移动1个,1是2的一半。
师指名2名学生在黑板上列出算式。
生1:5-3=2
生2:5-1=4 3+1=4 5-1=3+1
(和学生讲解算式所代表的意义,并让学生交流订正)
师:非常棒!刚刚我们用摆圆纸片、画图等方法知道了哥哥给妹妹1个红薯,两人就同样多。像这种从多的里面拿一部分给少的,让两人变得一样多了,这种方法在数学上叫“移多补少”。
师:同学们能总结“移多补少”的方法吗?
生总结:首先把哥哥和妹妹的红薯个数用圆圈代替画出来,1个对着1个,然后加上一条小隔线把多的那部分隔开,把需要移动的部分圈起来移下去。画完图后,列式时可先求出多的比少的多多少,然后把多的部分分成两半,其中一半给少的,两个人就一样多。
1.完成教材相关课时“练一练”第1题。
指导学生讲解题意,学生再独立完成,最后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相关课时“练一练”第2题。
学生限时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本节课学习了用摆圆纸片、画图等直观的方法解决“移多补少”问题,并且能正确地列式计算。
1.完成教材相关课时“练一练”第3题。
2.完成《学海乐园》相关同步练习。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反馈,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灵活调整教学策略。通过提问、讨论、操作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老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展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